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单选题
1. 在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完全正相关的相关系数是( )。
A.0.O1
B.0.05
C.1.00
D.2.00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定量分析中数据描述中的相关系数的理解掌程度。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到+1,数值前面的正负号表示相关的方向,+表示正相关,-表示负相关。相关系数的值表示相关强度,相关系数为0时,称为零相关,即毫无相关; 相关系数为+1时,即完全正相关,表示两列变量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 相关系数为-1时,即完全负相关,表示两列变量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反。
2. 贯穿夸美纽斯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指导性原则是( )。
A. 直观性
B. 巩固性
C. 量力性
D. 教育适应自然性
【答案】D
【解析】D 项,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的指导性原则。
,即普遍规律,这种“秩序”保证了宇宙万他认为,在宇宙万物和人的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秩序”
物和谐发展。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教育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些自然的、普遍的“秩序”或规律。其中
,即客观规律。包含两层意思:①指明教育工作应该是有规心思想是教育应当服从“普遍的秩序”
律,教育工作者应当遵循这些规律; ②既然教育工作是有规律的,那么。就应当努力探明、发现这些规律。ABC 三项是夸美纽斯提出的重要的教学原则。
3. 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这种思想建构的教学模式是( )
A. 程序教学模式
B. 发现教学模式
C.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D.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的考查。掌握教学模式是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创立的,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帮助以及必要的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是根据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和强化理论设计的教学模式,认为学习就是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并且通过小步骤进行,呈现明显反应,及时反馈和自定步调学习来达到目的。发现教学模式是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思想所设计的教学模式,认为通过让学生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和改造,使学生智力获得发展,通过创立问题情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应用假设解决问题来达成目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根据罗杰斯的情感教学理论所设计的教学模式,该理论否定了“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个人为中心,教师在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管送融洽的课堂气氛,促
,所以叫做非指导性学习。 进学生学习,而非“教学生学习”
4. 首次强调强迫教育的是(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普罗泰戈拉
D. 亚里士多德
【答案】B
【解析】柏拉图三次访问叙拉古受挫使他认识到,《理想国》过于理想,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
,的。他在晚年写成《法律篇》重新设计了一个最接近于理想的政治制度,被称为“第二个理想国”。
他在《法律篇》中首次提到强迫教育:“所有公民的孩子到一定年龄都无一例外地受学校教育,不管他们的父母是否乐意。”
5. 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内容整合在一门课程中,加强学科联系,但不打破学科界限。这种课程属于( )。
A. 活动课程
B. 核心课程
C. 相关课程
D. 融合课程
【答案】C
【解析】这道题主要就是考查对不同课程类型特点的掌握情况。活动课程就是以生活化的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传授,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活动课程的关键词是:活动教学,亲身经验,主动活动。核心课程主要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而且学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课程。相关课程,就是说两门或者两门以上的课程不打破学科间的界限,把他们综合在一门课程当中的课程。融合课程,顾名思义,就是互相融合的,打破学科间界
限,把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的课程的知识融合合并在一起的课程。
6. 提出“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盘没有水”的教育家是( )。
A. 夸美纽斯
B. 马卡连柯
C. 凯洛夫
D. 苏霍姆林斯基
【答案】A
【解析】夸美纽斯非常重视纪律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他认为学校没有纪律就无法正常有序地工作。提出“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盘没有水。”学校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必须严格执行,学校从上至下无论谁都不得有任何破坏规章制度的行为。
7. 强调教师文化建设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 )
A. 知识取向模式
B. 实践取向模式
C. 生态取向模式
D. 自我更新取向模式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特点的理解与把握程度。知识取向模式关注教师个体知识的增进与技能的提高; 实践取向模式着眼于教师个体教学实践行为的改进,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其专业成长:生态取向模式强调教师群体的相互学习与改进,致力于构建合作的教师与教学文化; 自我更新取向强调教师自身真正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8. 罗马帝国时期中等教育重视( )
A. 希腊文法
B. 拉丁文法
C. 希伯来文法
D. 埃及文法
【答案】B
【解析】帝国时期,中等教育发生了一个重要的变化,最主要的表现是文法之争。在校里,拉丁文法与罗马文学的地位逐渐压倒了希腊文法与希腊文学门后来在西罗马帝国,希腊文法与希腊文学的学习几乎绝迹。
9. 1959年,联邦德国进行了教育改革,公布了《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其中没有涉及的是( )。
A. 初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