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外教育发展史923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教育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

A. 班级授课制为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便利

B. 普及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

C. 僵化的制度化教育导致社会拒绝学校毕业生

D. 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促进了学生学业、生涯、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的社会功能的理解程度。教育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人口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普及义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仔细分析ABCD 可以发现,除了B 选项,其他的都不符合题意,A 的意识是班级授课制对义务教育的作用,C 是教育对社会和个人的负面影响,D 选项指的是教育对个人的功能。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 在测量调查中,用“1”代表男性,用“2”代表女性。这一测量属于( )

A. 定名测量

B. 定序测量

C. 定距测量

D. 比率测量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测量调查类型的理解掌握程度。定名测量:是最简单的测量,在这个测量水平上,数字仅是代表或者表示事物,而无人和数量大小的含义。定序测量:是比定名测量高一级的水平,量表中的数据己经有了数量大小的含义,在顺序量表中,数字仅仅表示等级或者书序位置。定距测量:数字不仅可以按大小进行排列,而且一定数量的差异在整个量表的所有部分都是相等的,也就是有相等单位。由于等距量表中的数字有相等的单位,因此,可以进行加减运算。比率测量:是最高水平的量表。它既有绝对零点,又有相等单位,因此,等比量表中的数字可以进行任何形式的运算。这道题可以看到,"1""2”只是起到一个区分的作用,没有任何有关顺序,距离,比率的关系。

3. 近代英国普及初等教育的法令是( )。

A. 《巴尔福教育法》

B. 《巴特勒教育法》

C. 《费舍法案》

D. 《费里法案》

【答案】C

【解析】A 项,《巴尔福教育法》促成了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当局的结合,形成了

,规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英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B 项,《巴特勒法案》即《1944年教育法》

定了义务教育的阶段,加强了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 C 项,《费舍法案》是英国的初等教育法,规定了5~14岁的义务教育阶段,是英国普及初等教育的法令; D 项,《费里法案》是法国的教育法,突出强调了国民教育制度的义务、免费、世俗化三原则。

4. 在教育定性研究中,归纳法可分( )

A. 现象归纳法,实质研究和科学研究

B. 事实归纳法,理论研究和实质研究

C. 完全归纳法,简单研究和科学研究

D. 完全归纳法,实质研究和简单研究

【答案】B

5. 为俄国政府拟定了一份《俄罗斯大学计划》,并提出国家通过“大学区制”对各级学校进行管理,实施普及免费义务教育,发展各种技术专门学校的人物是( )。

A. 爱尔维修

B. 狄德罗

C. 拉夏洛泰

D. 斯宾塞

【答案】B

【解析】狄德罗是爱尔维修同时代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启蒙运动和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人物。他主张剥夺教会的教育管理权,把教育交由新的国家政府管理,教会人员不得在新学校中担任职务,国家应当推行强迫义务教育。中学和大学应当向一切人开放。1755年,狄德罗为俄国政府拟定了一份《俄罗斯大学计划》提出了国家通过“大学区制”对各级学校进行管理、实施普及免费的义务教育、发展各种技术专门学校等建议。虽然这份反映资产阶级发展要求的计划被认为过于激进而未被采用,但法国大革命中的改革方案、拿破仑的教育改革、19世纪俄国教育改革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中,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狄德罗的思想影响。

6.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期间所创立的道尔顿制的基本原则是( )。

A. 自由与合作

B. 活动与主动

C. 注重学生个性差异

D. 儿童中心主义与“从做中学”

【答案】A

【解析】道尔顿制是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的道尔顿中学实施的一项教育革新计划,它是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创造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按照帕克赫斯特的设想,道尔顿制就是使每个学生能够对自己学习的速度和方法负起更大的责任。她主张废除课堂教学、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据此提出了自由与合作的原则。所谓自由,是指,在学习上,不要用课时表做硬性规定,不给学生压力,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做出学习的安排。要使儿童自由学习,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所谓合作,是指在学校中,学生应该互相交往,互相帮助,共同自由的生活。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7. 在英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国家角度阐明“中等教育面向全体儿童”的教育文献是( ) 。

A. 《斯宾斯报告》

B. 《哈多报告》

C. 《雷沃休姆报告》

D. 《诺伍德报告》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英国的教育法案的掌握程度。1926年以哈多为主席的英国调查委

,这是英国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阐明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英国中等教育的报告,就是《哈多报告》

了中等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儿童的思想,并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初等教育后教育分流的主张,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需要。1938年,以斯宾斯为首的英国教育调查委员会提出了以改革

,该报告促进了英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中等教育为中心的报告,即《斯宾斯报告》

战之前,英国基本上形成了文法学校,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三种类型的学校,把哈多报告中的双轨教育发展成为了三轨,使得技术中学成为中等教育的一部分,至此“人人受中等教育”的观念

1943年,1981-1983已经为公众所接受。英国又提出了论证不同儿童进入不同学校的《诺伍德报告》。

年,在雷沃休姆基金会的资助下,英国高等教育研究会连续发表了十多份对高等教育的调查报告,

,主要是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被称为《雷沃休姆报告》

8. 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

A. 教师中心

B. 学校中心

C. 学生中心

D. 活动中心

【答案】A

【解析】此题是考查的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三个中心是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则强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学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