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803景观园艺综合理论(自命题)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个园林不属于唐代衙署园林? ( )。
A. 成都新繁东湖
B. 曲江池
C. 绛守居园池
D. 御史台中书院
【答案】B
【解析】曲江池是隋营京城(大兴城)时,唐玄宗时恢复“曲江池”的名称,而苑仍名
宇文恺凿其地为池。隋文帝称池为“芙蓉池”,称苑为“芙蓉园”。“芙蓉园”。
2. 山石结体在江南被归纳为叠、竖、垫、拼、挑、压、钩、撑、( )
A. 安
B. 斗
C. 挂
D. 剑
【答案】C
【解析】叠、竖、垫、拼、挑、压、钩、撑、挂在江南被归纳山石结体九字绝,是假山设计创作的基本形式。
3. 古典园林建筑中体量小,有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建筑形象,柱间不设门窗,富有向上和空灵感的是( )。
A. 亭
B. 廊
C. 厅堂
D. 楼阁
【答案】A
【解析】亭的最大特点是独立自由,富有灵活性,其体量小,有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建筑形象,柱间不设门窗,富有向上和空灵感。B 项,廊,通常布置在两个建筑物或观赏点之问,起着遮风避雨、联系交通等实用功能,而且对园林中风景的展开和层次的组织有重要作用; C 项,厅堂,是由古代单体建筑拆分而成的园林中的独立建筑,厅为会客、宴会、行礼用的房间,堂为单体建筑中居中、向阳而宽大的房间,也是社交活动的场所; D 项,楼阁,是园林中的高层建筑。
4. 广东的清晖园始建于( )时期。
A. 元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答案】D
【解析】清晖园,位于广东省顺德区,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其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为广东四大名园,也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 国务院发布《风景名胜区条例》的时间是( )。
A.2004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答案】C
【解析】《风景名胜区条例》已经2006年9月6日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6. 《园冶》的作者是( )。
A. 李渔
B. 计成
C. 文震亨
D. 张南垣
【答案】B
【解析】《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成稿,崇祯七年刊行。全书共3卷,附图235幅。
7. 盛清康乾时代,在北京西北郊建成了被称为“三山五园”的大片皇家园林群,其中以( )规模最大。
A. 圆明园
B. 畅春园
C. 御花园
D. 颐和园
【答案】A
【解析】乾隆时期的西北郊,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皇家园林集群。其中规模宏大的五座—圆
明园、畅春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这就是后来著称的“三山五园”。最大的圆明园占地五百余公顷,最小的静明园也有65公顷。圆明、畅春为大型人工山水园,静明、清漪为天然山水园,静宜园为天然山地园。它们都由乾隆亲自主持修建或扩建,精心规划、精心施工。可以说,三山五园汇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的全部形式,代表着后期中国宫廷造园艺术的精华。
8. 在一望无际的远景当中增添中景与近景,使园林具备景深的层次感染力的构景方法叫做( )。
A. 抑景
B. 添景
C. 夹景
D. 对景
【答案】B
【解析】添景是指远景之间增加过渡景观,达到增加景深效果的构景方法。在一望无际的远景当中增添中景与近景,使园林具备景深的层次感染力,正是添景的手法。添景可以借助小品、树木绿化等来形成。
9. 下列选项中,对我国隋唐时期的造园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A. 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数量众多
B. 自然风景式寺庙园林兴起
C. 士流园林全面“文人化”
D. 公共园林涌现
【答案】C
【解析】隋唐时期园林的主要特点: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数量众多,显示了映涣大国气概; 私家园林所具有的清沁雅致格调,得以更进一步地提高、升华; 自然风景式寺庙园林兴起; 公共园林涌现。C 项,士流园林全面“文人化”是我国两宋时期园林的特点。
10.中国园林的形成是在( )时期。
A. 秦
B. 汉
C. 宋
D. 唐
【答案】A
【解析】秦朝,山分封采邑制转化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确立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统治,儒学逐渐获得正统地位。以地主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帝国初步形成,相应的皇家宫廷园林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可以称为宫苑型自然山水园林。其次,皇亲国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