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研究旨在考察不同双语者词汇转换任务中掩蔽启动效应的差异,解释双语翻译转换不对称现象出现的原因,探讨双语词汇习得与表征机制的特点,为二语学习与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证参考。
本研究在回顾了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双语转换不对称的日常二语习得现象出发,即二语到母语转换要快于母语到二语的转换,基于前人双语词汇表征理论,提出了二语词汇与其母语翻译对等词一起建立表象与语义的具身联系,共同存储在相对独立的二语词汇记忆系统的理论假设。双语词汇表征方式的这种本质的差异,与双语者的二语言熟练水平关系并不大。根据研究目的,研究者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分别设计了三个实验,对该假设进行验证。三个实验均采用掩蔽启动范式考察被试词汇再认任务中双语词汇转换的表现差异。实验一假设语言转换的不对称差异跟二语学习者语言熟练程度关系不大;实验二假设母语和二语词汇表征信息虽有交互,但并非完全共享概念表征信息;实验三假设双语词汇转换启动任务中,已被激活的情感体验能促进或抑制对目标词的加工。
三个实验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被试样本和实验材料,数据处理结果均证实了上述实验假设,并回答了三个研究问题。本研究首次将具身认知理论运用到二语词汇表征研究领域,并在借鉴已有表征模型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一个基于实验结果的双语词汇表征新模型。根据实验结果,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双语学习者的二语熟练水平并不影响双语词汇转换不对称差异。无论被试二语水平高低,均出现双语词汇转换的不对称。(2)二语词汇与母语词汇存在部分共享表征信息,但二语词汇的其他表征信息独立于母语存储在二语词汇记忆系统。(3)二语词汇与其母语翻译对等词通过表象信息、语义,即语言学信息和非语言学信息建立连接,共同存储在二语词汇记忆系统。可以说二语词汇表征体现了具身认知的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二语词汇习得与表征是一个由“语言+身体+环境”组成的综合系统,因此,二语学习与教学中应该将三个因素均予以考虑。一要调到身体各器官及情感等认知背景参与语言学习。二要发挥学习者主体作用并注重语言交流运用实践。二语教学的本质是为帮助学习者营造语言情境、辅助学习者建构语言知识表征,而非为他们建构表征信息。因此,课堂教学不应以任务教学为主,而应以语言应用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