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MPA教育中心公共管理学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回归分析
【答案】回归分析法是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这是一种从事物因果关系出发进行顶测的方法。在操作中,根据统计资料求得因果关系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大,因果关系越密切。通过相关系数就可确定回归方程,预测今后事物发展的趋势。
2. 诺斯悖论
【答案】诺斯在1981年提出,国家具有双重目标,一方面通过向不同的势力集团提供不同的产权,获取租金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国家还试图降低交易费用以推动社会产出的最大化,从而获取国家税收的增加。国家的这两个目标经常是冲突的。“诺斯悖论”描述了国家与社会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矛盾的关系,即“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经济衰退的根源”。另外,由于存在着投票的悖论、理性的无知,加之政治市场的竞争更不充分和交易的对象更难以考核等因素,政治市场的交易费用高昂。结果,政府作用的结果往往是经济增长的停滞。
3. 政策方案评估
【答案】政策方案评估是指在政策方案出台以前,对各种备择方案的可靠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说明各个方案的优劣,主要包括价值评估、效果评估、风险评估和可行性评估的过程。其中,可行性评估是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
4. 工作环境
【答案】工作环境是指真正与具体的公共政策过程发生作用的一般环境中较为具体的成分。公共政策系统的工作环境是指一般环境中的不同部分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聚合,具有多样性、变动性、主观性和人为性等特点。
5. 市场
【答案】市场是指商品交易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包括由买卖关系引发出来的卖方与卖方之问的关系以及买方与买方之间的关系。一般地,将市场称作第二部门。市场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它是现代社会中私人物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②它由各种正式的私人组织(企业)组成; ③市场中的私人组织(企业)提供物品(或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利润; ④分散决策和基于互利的自主交易是市场提供物品(或服务)的主要模式。
6. 系统方法
【答案】系统方法是指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立足整体、统筹全局,使整体与部分统一起来的科学方法。它将分析与综合有机地结合,并努力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特别是运用数学工具,定量、精确地描述对象的运动状态与规律,为解决如政策系统这一类复杂系统问题,提供研究的新途径。美国学者克朗认为,在政策分析中,若明智地运用系统方法,将会改善所制定的政策质量; 若完全缺乏系统分析,将会使复杂系统中的情况恶化。系统方法的显著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和最优化。
7. 模糊综合评价
【答案】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其特点是评价结果不是绝对的肯定或否定,而是以一个模糊集合来表示。模糊综合评价的具体过程是:将评价目标看成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模糊集合(称为因素集u ),再设定这些因素所能选取的评审等级,组成评语的模糊集合(称为评判集v ),分别求出各单一因素对各个评审等级的归属程度(称为模糊矩阵),然后根据各个因素在评价目标中的权重分配,通过计算(称为模糊矩阵合成),求出评价的定量解值。
8. 零和对策
【答案】零和对策是一种完全对抗、强烈竞争的对策,它最初是著名数学家约翰·冯·诺伊曼提出,后来又由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加以推广。在零和对策中,每次结局时,局中人的支付总和是零(或某个常数),一个局中人的所得恰是另一局中人的所失。简而言之,零和对策是指一方的所得,恰好是对方的所失。
有经验的决策者总是设法避免零和对策论的结果,而是采取以“双赢”,即双方均有利的策略来代替它。这样一方就不必失去对方所得的了。然而,在世界上,经济上的竞争者们都在一个有限的大饼上争夺自己的那一部分,零和对策论可以描述下列问题的特征:通过税收进行收入的再分配和补偿雇员工资的再分配。
而非零和对策,是既有对抗又有联合的缓和竞争对策。在非零和对策中,各选手的目的不完全对立,对策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情况。有时候选手只按本身的利害关系单方面作出决策,有时为了共同利益而结成联盟。其结局支付总和是可变的,局中人可以同时有所得或有所失。非零和对策的多样性,与实际经济活动中的许多行为表现是一致的。
非零和对策与零和对策相比,非零和对策在经济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简答题
9. 何谓责任机制,实现公共管理责任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答案】(1)责任机制的内涵
责任机制是指旨在实现责任的一套制度安排或确保责任实现的途径。责任机制的核心是监督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可以从正式与非正式、内部和外部两个相互联系的途径出发进行构建。正式确保途径是指宪法、法律、行政规章所明确的责任归属机制,如卜级的行政命令、议会的立法、法院的判决。非正式确保途径是指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起源于个人伦理道德、公民偏好、政治过程等的责任约束机制,没有。内部、外部的区别在于启动责任的来源,如来自于行政部门内部,则属内部途径; 如来自与行政部门以外的外部环境(如议会、法院、新闻等),则属外部途径。
(2)实现公共管理责仃的主要机制
实现公共管理责任的主要机制包括行政控制机制、立法控制机制、司法控制机制、公民参与和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行政控制机制
a 科层制。科层制本身便是一个责任机制,其确保公共管理责任的途径有:高度的专业化分工; 明确的权责分配; 完备的规则和程序; 科层节制; 重视文件和资料的处理工作。
b. 行政监督。其力式包括:指挥; 指示或指导; 认可或核准; 备案或备杳; 视察; 审核; 撤销、变更、废止; 奖惩; 争议解决; 行政立法与解释。
c. 行政监察。为丁保证行政责任的实现,许多国家均在行政机关内部设立丁专门的监察机关,监督行政机关以及公务员的行政行为。监察工作的重点在于反腐倡廉,维护政府的责任。
d. 审计。审计是对公共部门各机关一切财务事项的记录、报告与验证,由专职机关作为系统的审查,以鉴定其收支事项的正确程度以及财务行为是否忠诚,并考核其绩效。
e. 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不法行为侵害了其合法权益时,请求该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其上级行政机关审查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以排除不法行政行为或补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受损的合法权益的活动。
②立法控制机制。‘白是实现行政责任的政治途径,立法控制主要是通过议会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来实现的。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机关对行政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式实现的:质询权、调查权、弹勃权、不信任表决权。此外,有些国家的议会还有一些其他手段如批评、举行听证会,行使否决权等来对政府举行监督。
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行政责任的主要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政府的方式和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决算; 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和命令; 质询和询问; 视察和检查; 建议、批评和意见; 受理申诉和检举; 罢黔职务。
③司法控制机制与责任。司法审查和司法救济乃是保证行政责任最有力的手段和机制。主要是通过司法机关追究政府诉讼责任、侵权赔偿责任的方式来实现。④公民参与。现有的主要机制包括:公开听证、民意调查、咨询委员会和利益群体。
⑤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指公共管理中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在公共管理领域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公共管理职业伦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提供公共福利、忠实地执行法律、承担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