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目录

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一) . 2 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二) 13 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三) 27 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四) 39 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五) 51

一、名词解释

1. 一般环境

【答案】一般环境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进一步可以划分为地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等。一般环境是政策系统存续和运行的基础,对政策系统的组织特性和功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是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价的宏观背景和总体性框架。

2. 价值分析

【答案】公共政策中的价值分析,主要是指决定某项政策的价值,提供的信息是评价性的。政府所做的往往是社会的公共事业,基本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需要。公共政策的倡导、评价功能,决定了价值研究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的突出地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出,人的全部活动都是在追求着某种价值目标。价值目标越大,越是同活动主体的需要相一致,人们所激发的潜能也越大。政府所制定的政策价值取向,为社会不同群体的实践活动提出行动导向。离开了导向,就失去了政策存在的意义。

3. 结构优良问题

【答案】结构优良问题是指涉及一位或数位决策人员和在少数几个方案中进行政策选择的问题。结构优良问题的效用(价值)反映目标的一致性,这些目标是按决策者的喜好顺序排列。每种选择的结果要么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要么在可接受的可能的错误范围内。这类问题的原型是完全可由计算机处理的决策问题,所有政策备选方案的结果都可预先加以规划。在公共机构中存在的相对低层次的操作性问题中有一些例子可以对结构优良的问题加以说明。

4. 线性规划

【答案】线性规划是一种合理利用资源、调配资源的应用数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实现目标的最大化,即以消耗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目标。这个目标既可以使产出最大,也可以使投入达到最小。

5. 政治动员型

【答案】政治动员型是指具有权威作用的政治领导人主动提出其政策意向,并使其进入政府议程。政治动员型以政府议程为基点,以公众议程为对象,其目标在于寻求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政策方案的顺利执行。该模型通常出现在不太民主的社会中。在那里,政府及其核心决策者具有超强的权威,在建立政策议程的过程中,权力精英的“内输入”现象相对明显。

6. 第三类错误

【答案】第三类错误由政策学家拉伊法(Raiffa )提出的。当认定政策问题时,所感受到的问题情境必须与元问题的性质相符合,所搜索到的元问题也必须符合实质问题,而当将实质问题转化为形式问题时,更必须维持一致的关系。如果这些阶段的转化过程中,发生了认定错误的现象,换言之,后设问题不能反映问题情境,实质问题与兀问题是两回事,形式问题无法凸显实质问题的真相,这些现象都是犯了相当可怕的“第三类型错误”,即当应该解决正确的问题时,却解决了错误的问题,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了错误的问题。政策学家拉伊发认为,统计学家在从事假设检验的工作时容易犯第一与第二类错误,这种错误还不是很危险; 第三类错误乃是政策分析与规划过程中相当致命的错误,因此,一位好的政策制定者与政策分析家,必须尽量避兔陷入此种错误。

7. 政策方案规划

答政策方案规划,是指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政策方案规划的特性:①政策规划的目标导向②政策规划的变革取向③政策规划的选择取向④政策规划的理性取向⑤政策规划的群体取向。

【答案】

8. 公共政策客体

【答案】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政策的直接客体是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政策的制定围绕着社会问题和政策问题展开; 政策的间接客体是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政策是通过调整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来达成政策目标。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社会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二、简答题

9. 简述跨越功能的团队。

【答案】跨越功能团队的领导者具有完整的权力指挥其成员,团队内的事务主要山团队成员自己沟通协调,并没有正式的权威来统辖。跨越功能的团队其生命周期较短,当任务完成后,团队便解散,其成员则因新任务或新计划与其他专家组成新的团队,团队的成员可以随着任务的变化或需求而变动。

通常跨越功能团队领导者的来源包括:①由主管部门的高层人员担任; ②由受团队活动影响最深切的部门担任; ③由参与团队的各部门人员轮流担任; ④在功能性部门之外另聘请方案管理人担任。

跨越功能团队的领导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团队的领导者为组织中拥有较高声望者; ②团队的领导者拥有较高深的专业知识; ③团队的领导者对于计划方案的预算具有控制权; ④团队的领导者比其他成员拥有较多的资讯。

跨越功能的团队虽然能够使组织较迅速地回应环境的变化与顾客的要求,使决策的制定更能够接近顾客与掌握最多信息的人,但是,这势必会降低决策制定的专业性,影响对问题的宏观考虑,另外,团队用来决定跨单位事务与沟通协调的时间成本,以及不同单位所可能引发的冲突,也是在成立跨越功能的团队时必须考虑的。

团队的成立必然会减损管理者的正式权威并增加沟通与协调的需要,因此,组织在成立团队时,必须向组织成员灌输合作的信念,培养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并将管理者的角色转化为领导者,以影响力取代权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一个有效的团队组织。

10.简述理性政策规划的基本步骤。

【答案】政策规划与设计乃是政府为了解决公共问题,采取科学方法,广泛收集各种信息,设定一套未来行动选择方案的动态过程。依据政策专家罗伯特·梅叶(RobertMayer )的看法,政策规划主要有以下五个特性:目标导向、变革取向、选择取向、理性取向和群体取向。政策规划与设计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此过程中应把握一些关键的环节。政策学者梅叶(RobertMayer , 1985)在《政策方案规划:发展的观点》一书中,曾提出理性政策规划的九个步骤。

(1)决定目标

目标是一种价值观念,是希望达到的一种未来事务的现状。一般来说,在决定目标时,应考虑的目标类型大致包括:个人性目标; 社会性目标; 机关性目标。政策目标的主要来源是:宪法的规定; 法律的规定; 行政首长的命令和指示。

(2)估计需要

需要是指“维持现有机体美满之基本必要条件”。估计需要系指“对于特定群体的状况,决策者所希望予以补救的范围和程度或缺失”。特定群体即指“标的群体”。对于标的群体的订定,因不同的问题而定,有以“需求群体”者,有以“风险群体”者。

(3)确定目的

日的是指所欲实现的具体成果,其特性为:①需要的可计量状况; ②对特定的人口; ③变迁的数量; ④时间幅度。目的的制定有其限制,例如,经费、技术、未预期结果、未预知的机会等。目的的制定要与所能运用的经费、技术相配合。目的定的太高,缺乏充足的经费与可行的技术,便不可能实现目的。由于决策者所掌握的资源有限,不可能制定过多和过于分歧的目标,所以决策者对于多元的目的要仔细考虑。

(4)设计方案

方案的设计不仅承继了前面叮个阶段,而且也是后面规划过程的基础。设计方案这一阶段担负了承前启后的角色,是整个规划过程的核心所在。在方案设计时,应清楚和明确各备选方案间的关系及备选方案的意义。在各个备选方案间,大致存在这样几种关系:①互相排斥型; ②不同程度型; ③组合型。备选方案的意义在于:备选方案或替选方案乃是一组负相关的不连续行动,亦即当采取某一项行动后,即不可能再采取另一项行动,彼此是相互排斥的; 被称为一组替选方案的所有方案均应与同一个目的直接相关。

(5)评定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