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630体育理论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630体育理论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 2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630体育理论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 8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630体育理论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 . 14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630体育理论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 . 21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630体育理论综合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 . 28

一、名词解释

1. 非同步综合征

【答案】非同步综合征是外界环境急性变化时会引起机体暂时的生物节奏失调现象。它可出现暂时性疲劳、失眠、胃肠道障碍、性功能障碍、精神及运动能力下降等各种各样的身心功能障碍。

2. 同步反馈

【答案】同步反馈指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根据各种感受器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来决定自己的动作。例如乒乓球练习者在练习过程中根据对方来球的速度、旋转、落点等来决定自己的步伐移动与回击的方向。

3. 心力储备

【答案】心力储备是指心排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増加的能力。心力储备是评价心泵功能的有效指标。心力储备包括心率储备和搏出量储备,后者又包括收缩期储备和舒张期储备。 4. 继发性高血压

【答案】继发性高血压,是指在不足

脉狭窄等)的高血压类型。

5. 运动性免疫抑制

【答案】运动性免疫抑制是指在长期的大强度运动训练的影响下,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出现明显的免疫功能抑制的现象,表现为免疫功能降低,对感染性疾病的易感率上升。

6. 排泄

【答案】排泄是指机体将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和盐类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经过血液循环由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人体主要的排泄途径有:由呼吸器官排出

由肾排出尿液。 和少量的水分;由消和尿素等;化器官排泄一些无机盐类(钙、镁、铁等和胆色素);由皮肤、汗腺排出水分以及的高血压患者中,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皮质醇增多症、主动

二、简答题

7. 简述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答案】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肥胖降低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2)肥胖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

(3)肥胖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加剧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

(4)肥胖增加某些癌症发生的危险性;

(5)肥胖还容易引起脑卒中、关节软组织损伤、生殖能力下降以及心理障碍等许多疾病。

8. 简述体温调节机制。

【答案】体温调节是指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体温调节机制分为产热和散热两个过程。

(1)产热过程

机体代谢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只有

量约占用于做功,其余都以热能形式发散体外。产热最多骨骼肌产热以上。冷环境刺激可引起骨骼肌的寒颤反的器官是内脏(尤其是肝脏)和骨骼肌。内脏器官的产热量约占机体总产热量的运动时,肌肉产热量剧増,可达总热量的

应,使产热量增加

(2)散热过程

体表皮肤可通过福射、传导和对流以及蒸发等物理方式散热,所以散热过程又叫物理性体温调节。辐射是将热能以热射线(红外线)的形式传递给外界较冷的物体;传导是将热能直接传递给与身体接触的较冷物体;对流是将热能传递给同体表接触的较冷空气层使其受热膨胀而上升,与周围的较冷空气相对流动而散热。空气流速越快则散热越多。这三种形式发散的热量约占总散热量的其中以辐射散热最多,占总散热量的散热的

速度主要取决于皮肤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皮肤温度越高或环境温度越低,则散热越快。当环境温度与皮肤温度接近或相等时,上述三种散热方式便无效。如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则机体反而要从环境中吸热。

9. 简述平静呼吸与用力呼吸的过程。

【答案】(1)平静呼吸时,膈肌收缩使穹窿顶下移,并推挤腹腔脏器向下,扩大胸廓上下径。肋间外肌收缩,肋骨沿肋椎关节旋转轴上提并向外侧翻转,同时胸骨也随之推向前上方,使胸廓前后、左右径扩大。胸廓扩大时,肺随之扩张,肺容积的増大使肺内压下降,当低于大气压时,空气进入肺泡,形成吸气;膈肌和肋问外肌的舒张,加之肺和胸廓的弹性回缩与重力作用,以及腹腔脏器恢复到原状的作用,使得膈肌、肋骨回位,胸廓缩小,肺亦随之缩小,随着肺容积的缩小,肺内压上升,当高于大气压时,肺内气体排出体外,形成呼气。

(2)用力吸气时,除主要的吸气肌、膈肌和肋间外肌加强收缩外,辅助吸气肌也参与收缩,使胸廓进一步扩大,从而增加吸气量。用力呼气时,除上述吸气肌舒张外,还有肋间内肌与腹壁

倍。产热过程主要受交感-肾上腺系统及甲状腺激素等因子的控制。因热能来自物质代谢的化学反应,所以产热过程又叫化学性体温调节。

肌的同时收缩,前者使肋骨充分下降,后者牵动胸骨向下,并使腹内压増加,使内脏推挤膈肌上移,从而促使胸廓进一步缩小,呼气加深。

10.简述特异性(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性。

【答案】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性主要有:

(1)特异性,对某个特定的异物性抗原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

(2)多样性,机体可针对环境中多种多样的抗原,分别建立起不同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3)记忆性,当异物抗原再次入侵时,可产生快而强的再次免疫应答效应。

(4)耐受性,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有保护性的免疫耐受。

(5)自限性,异物抗原激发免疫应答的程度和水平可以自我调控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免扩大和累及正常组织。

11.简述引起残障的原因。

【答案】引起残障的原因主要有先天性残障、外伤性残障和后天疾病引起继发性残障三种: (1)先天性残障

先天性残障是指出生时就具有的残障现象,其原因有多种,如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性疾病、出生时产伤窒息引起的弱智等。

(2)外伤性残障

外伤性残障是指由于物理或化学因素等意外事故引起的创伤性残障,如战争致残、交通事故致残等。

(3)病因性残障

病因性残障是指由后天疾病引起,如神经系统的病变后遗症(脑炎、脊髓灰质炎、精神疾病等)。

12.结合你所报考专业的运动项目,分别举例说明运动中如何利用姿势反射完成动作,如何抑制姿势反射纠正错误动作。

【答案】姿势反射是指在躯体活动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不断地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状态反射、翻正反射、直线和旋转加速运动反射等。

(1)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将反射性的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的改变,这种反射称为状态反射,它包括迷路紧张反射和颈紧张反射两部分。

①状态反射的规律

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使四肢伸直,背部挺直。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相对加强,四肢弯曲。头部侧倾或扭转时,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加强,异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

②状态反射的作用(举例)

体操运动员进行后手翻、后空翻或在平衡木上做动作时,如果头部位置不正,就会使两臂伸肌力量不一致,身体随之失去平衡,常常导致动作的失误或无法完成动作。举重时,提杠铃至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