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汉语基础之现代汉语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兼类词

【答案】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A 和B 两类词的语法功能,意义上又有密切的联系,这是兼类词。汉语里兼类词比较常见的有三种,一种是名词与动词的兼类词,比如“经历”; 一种是名词与形容词的兼类词,比如“错误”; 还有一种是形容词与动词的兼类词,比如“讨厌”。词语的兼类是一种词语活用现象,兼类只是就词的静态形式而言,一旦词汇进入具体的语境,它的词类也就确定了下来。

2. 句型

【答案】句型就是句子的结构类型。根据句子的语词的不同类别、序列、搭配方式等等,汉语的句子类型可以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被动句、倒装句、兼语句、连动句等。句型研究是句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3. 四呼

【答案】四呼是指以唇形为标准区分韵母的四个类型。包括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

,完备十清人潘未《类音》,一直乎,合称四呼。“四呼”这一名称首见十明末无名氏《韵法直图》

沿用至今。四呼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韵母不是i 、u 、ü。和不以i 、u 、ü起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韵母是i 或以i 起头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韵母是u 或以u 起头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韵母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4. 韵母

【答案】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韵母和元音不相等。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5. 直接成分分析法

【答案】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是分析短语和句子的方法,它来源于国外结构主义语法学派。分析时尽量切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即一分为二,所以又称“二分法”。遇到不能二分的兼语短语、连谓短语和多项的联合短语,就只能多分。这种分析法最能反映出短语和句子内部的组合层次,因而又把这种析句法称为“层次分析法”。析句法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切分,二是定性。切出的成分必须是有语法关系而又合原意的语法单位。

6. 押韵

【答案】押韵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又称“压韵”。汉字每字一音,一般皆有声母和韵母两

个部分,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的字用在诗歌的某行句尾,以增强音乐性,使其有回旋迭荡之美,并易读易记,悦耳动听。因押韵的位置通常在句尾,又称“韵脚”。诗经中的押韵格式流传至今最为普遍的有三种韵例:

①从句中位置来看,句尾押韵是最普遍的押韵方式;

②从一章中所用的韵数来看,一韵到底和换韵;

③从韵脚之间的距离来看,情况比较复杂,又可以分为句句押韵、隔句押韵和交韵三种。

7.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二、简答题

8. 辞格的综合运用形式有哪些? 它们的修辞效果是什么? 试举儿个综合运用的例子,分析它们的类型和表达效果。

【答案】辞格的综合运用有连用、兼用、套用等形式。

(1)辞格的连用辞格的连用是指同类辞格或异类辞格在一段文字中的接连使用。具有不同修辞效果的辞格交错使用,前后配合,互补互衬,珠联璧合,浑然一体,可使思想内容表达得更加丰富多彩,鲜明有力。例如:杜鹃花开遍山头的时节,英雄们终于唱着凯歌,欢送着亲手砍下来的那三十万根毛竹,让它们沿着满山旋绕的滑道,一路欢唱着飞下山去了。(袁鹰《井冈翠竹》)

这是比拟辞格的两次连用。“欢送”“毛竹”是把毛竹比作被欢送的人,这是一次比拟。让毛

,是把毛竹比作能欢唱又能飞的动物,这又是一次比拟。文字写得极其竹“一路欢唱着飞下山了”

生动活泼,使读者对毛竹有深刻的印象。

(2)辞格的兼用

辞格的兼用是指一种表达形式兼有多种辞格,也称“兼格”。它可以使多种修辞效果相得益彰,多彩多姿,使文章的表达更有文采和力量。例如:

真是天大的喜事! 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

,是拟人,又是夸张。它描绘了喜事临门,皆这是拟人和夸张两种辞格兼用。“扫帚在欢笑”

大欢喜的景象。

(3)辞格的套用辞格的套用是指一种辞格里又包含着其他辞格,形成大套小的包容关系。套用的几个辞格互相配合,使大辞格有所借助,小辞格有所依托,大中有小,变化层出,从而加强了表达效果。例如:

风来花自舞,春到鸟能言。

这是对偶套用比拟。从结构形式上看,上句和下句构成对偶。分开来看,上句的“花”能舞

蹈,是拟人; 下句的“鸟”能说话,也是拟人。这幅对联把春天的美景写活了。

9. 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答案】1955年我国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

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凡事不符合这个标准的,都是不规范的。但是,并不(1)语音方面,“以北京话为标准音”

是说北京话的任何一个语音成分都是标准的,都是普通话成分,异读及土话成分需要经过严格的审订,轻声及儿化也要通过调查和研究选择性地吸收;

(2)词汇方面,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北方话词汇有极大的普遍性,但不是北方话中所有的词都能进入普通话,地方性强,只在较小范围内使用的词就不应该加以吸收。为了丰富词汇,普通话也要从方言、古代汉语及外来语中吸收一些所需要的词;

(3)语法力一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需要强调的是作为规范的是著作中的一般而非特殊用例。

10.什么是设问? 设问和一般的疑问句有什么不同? 试从形式和效果上加以比较说明。

【答案】(1)设问设问有时是自问自答,如“是谁把天安门打扮得这么漂亮? 是劳动人民巧手一双。”(2)设问和一般的疑问句的不同

①形式不同

设问有时是明知故问; 一般疑问句是有疑而问,要求对方回答。

②效果不同

设问可以使语言有波澜,引导人们注意和思考问题,或激发人们的感情; 一般疑问句的效果就是使对方明白自己的疑问而作出回答。

11.“强人”一词有什么语义色彩? 为什么现代汉语中有“女强人”,没有“男强人”?

【答案】(1)现代汉语中“强人”指才能出众、成就显赫的人,因此有褒义色彩。同时它又指商业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并带有一定的行业色彩。但是在古代或近代汉语中“强人”的意思却是“强盗”,且绝大多数都是男性,直到现在用“强人”指男性时依然容易跟“强盗”产生联想,而“女强人”是一个新起的词,不容易产生这样的联想。

(2)从现代汉语构词规律来看,指人的名词中指男性的多为无标记成分,习惯上不在前面加“男”,如不说“男警察”、“男卫生员”、“男作家”……所以也排斥说成“男强人”。

12.有这么一段话:

哎哟,他妈的是你……来,叫爷爷看看! 你小子行,洋服穿的像那么一回事,由后边看哪,你比洋人还更像洋人! 老王掌柜,我夜观天象,紫微星发亮,不久必有真龙天子出现……

请你设想一下说话人生活在什么年代,他的性别、年龄、思想状态是怎样的。

【答案】推测这个人应该生活在清末民初,性别应该是男性,年龄中年。他应该是个算命先生之类的职业,混迹于街头巷尾茶楼,跟一些达官显贵有一些交情,封建迷信思想浓厚,内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