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历史系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意指( )。

A. 最新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

B. 超出目前的解决问题水平

C. 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解决问题水平

D. 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

【考点】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理解掌握程度。维果茨基认为,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另一种是依靠他人的启发和帮助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弄清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考虑儿童学习的最佳年龄。在此基础上,一是要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二是要创造最近发展区,提高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我们可以理解最近发展区为一座桥,但是我们现在只是在桥的一边,要走到另外一边去,而A 是说达到的水平,是过去时了,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最近发展区是将来时,A 错误.B 选项,超出日前的解决问题水平,这个又太广泛了,凡是未来时的水平都是超出目前水平的,但是却只有跟现在最靠近的才是最近发展区,所以,B 错误。C 选项是正确,正处于掌握边缘,说明是离现在最近的将来时的那个桥,C 正确。D 需要在下一个阶段达到这个显然是度过最近发展区之后的那个水平,所以,不是最近发展区的范畴,所以,也是错误的。

2. 划分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的依据是( )。

A. 根据迁移的效果

B. 根据迁移的方向

C. 根据迁移的内容

D. 根据迁移的性质

【答案】C

3. 过度学习的最佳程度是( )。

A.40%

B.50%

C.70%

D.100%

【答案】B

4. 柯尔伯格对儿童的品德发展水平进行了划分,提出了品德发展的( )

A. 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B. 四阶段说

C. 六水平三阶段学说

D. 六阶段说

【答案】A

5. 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是( )。

A. 学习目的

B. 学习兴趣

C. 学习动机

D. 学习态度

【答案】C

6.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

A. 行为方式

B. 意向或意图

C. 行为习惯

D. 语言或行为

【答案】B

7. 掌握“角”概念后,“钝角”、“直角”、“锐角”等概念的学习就变得容易些。这因为在学习中发生了( )。

A. 垂直迁移

B. 远迁移

C. 水平迁移

D. 近迁移

【答案】A

8. 下列关于学习的联结理论的主要观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B. 学习过程中要经多次尝试和错误才能找到正确的联结

C. 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

D. 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可是直接的,也可是间接的

【答案】D

9.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刺激——反应”公式表明他们主张环境决定个体心理的发展,这属于的观点。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调和论

D. 辩证唯物论

【答案】A

10.研究表明,专家棋手在扫视实战棋局5秒之后,能准确再现20多个棋位,而新手仅能记住4到5个棋位。对于这一事实的合理解释是( )。

A. 专家的观察力敏锐

B. 专家的记忆力敏捷

C 专家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D. 专家贮存了大量有关棋局的知觉模式

【考点】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答案】D

【解析】任何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有关的知识经验能促进问题的表征和解决。相关于新手来说,专家就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能够有效地思考该领域的问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使人们洞察思维和问题解决的本质。研究表明,专家与新手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一般能力(如记忆力或智力)上,也不是一般策略应用的差别。相反,专家获得了宽厚的知识,这些知识会影响到他们所关注的事物,影响到他们在环境中如何组织、再现和理解信息。专家能识别新手注意不到的信息特征和有意义的信息模式; 专家获得大量的内容知识,这些知识的组织方式反映专家对学科的理解深度; 专家的知识不能简化为一些孤立的事实或命题,而应反映应用的情境,也就是说,这些知识受一系列环境的制约; 专家能够毫不费力地从自己的知识中灵活地提取重要内容。专家不仅具有丰富的陈述性知识,即事实和言语信息,而且以自己的方式存储着大量的程序性知识,即知道如何去做的策略知识,这无疑有助于明确问题解决的方向,选择有效地途径和方法。

11.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

A.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