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深圳大学师范学院949教育心理学综合[专业硕士]之普通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一年级小学生计算时往往扳着手指算,这种思维是( ).
A. 形象思维
B. 动作思维
C. 创造性思维
D. 抽象思维
【答案】B
【解析】直观动作思维是指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己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指以抽象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思维。
2. 在探讨性别与被试年龄(青年、中年、老年)对某品牌手机偏好影响的研究中,其实验设计为( )
A.2×3设计
B.1×3设计
C.2×2设计
D.3×3设计
【答案】A
【解析】该实验使用性别2(男,女)×年龄3(青年,中年,老年)设计
3. 某患者能说话,能理解口头言语,能看到字形,却不能理解书而语言。其病变发生的区域通常是( )。
A. 布洛卡区
B. 中央后回
C. 角回
D. 艾克斯勒区
【答案】C
【解析】与言语相关的四个重要的脑区是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角回和艾克斯勒区。布洛卡区是言语运动中枢,该区域受到损伤会造成表达性失语症。威尔尼克区是言语听觉中枢,该区域受到损伤会造成接受性失语症。角回是言语视觉中枢,该区域受损会造成失读症。艾克斯勒区
是言语书写中枢,该区域受损会造成失写症。
4. 根据测验中不同维度或分测验的导出分数,绘制形成的折线图或柱形图称为( )。
A. 结构图
B. 碎石图
C. 剖面图
D. 茎叶图
【答案】C
【解析】剖面图是根据测验中不同维度或分测验的导出分数,绘制形成的折线图或柱形图。
,它的思路是将数组中的数按位数进行比较,将数的大小基本不变或变化不茎叶图又称“枝叶图”
,将变化大的位的数作为分枝(叶),列在主干的后面,这样就可以清大的位作为一个主干(茎)
楚地看到每个主干后面的几个数,每个数具体是多少。
5. 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 )。
A. 动机
B. 需要
C. 性格
D. 气质
【答案】D
【解析】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了某种客观要求和必要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6. 以可见光波的长短为序,人类感觉到的颜色依次为( )。
A. 红黄绿紫
B. 红绿黄蓝
C. 紫红黄蓝
D 红紫蓝绿
【答案】A
【解析】人类感觉到的颜色按照波长排序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7. 某人学会了开车,这属于( )。
A. 技能
B. 天才
C. 才能
D. 智力
【答案】A
【解析】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才能是指能力的多种结合。天才是能力的高度发展。
8. 对于自发的、原本就有兴趣的学习任务,外部物质奖励往往会降低个体的内在学习动机。持这一观点的动机理论是( )。
A. 行为强化理论
B. 需要层次理论
C. 自我价值理论
D. 自我决定理论
【答案】D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德西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做出的自由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就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部动机,并认为外在动机使用不当会导致内在动机的抵消。
9. 在经典测量理论模型X=T+E中,关于E 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真分数和误差分数(E )之间的相关为零
B. 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E )之间相关为零
C. 误差分数(E )是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之和
D. 误差分数(E )是一个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答案】C
【解析】真分数理论有三个基本假设作为整个理论的支柱:①误差分数的平均数是零,即E 是个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 ②误差分数与真分数相互独立,相关为零; ③两次平行测验测量的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第②、③条说明E 是个随机误差,没有包含系统误差在内。
10.下列问题中,临床心理学家最可能研究的是( )。
A. 调适问题
B. 老鼠走迷宫
C. 儿童数学问题解决
D. 种属行为
【答案】A.
【解析】临床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帮助病人纠正自己的精神和行为障碍,通过心理咨询指导和培养健全的人,以便有效地适应环境和更有创造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