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称赞及其答语是人际交往中一种普遍的言语行为,引起很多领域学者的兴趣和注意。本文旨在从语用学角度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称赞答语及其策略选择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与英语本族语者的差异,并为现有语用迁移理论提供实证根据,力求揭示语用迁移的特征和规律。最后,把本研究结果与十几年前陈融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从中发现其变化和发展趋势。本文采用DCT问卷和会话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参与此项研究的受试者主要有大学生和外企人员两个群体。第一组由35名没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人员组成,作为汉语母语者;第二组由通过英语四级的60名人员组成,作为EFL学习者;第三组作为英语母语者,是30名美国人。DCT问卷借鉴Yu (1999)的问卷,共设置日常生活中常见 的8个恭维情景,要求受试者根据不同语境提供相应的恭维答语。会话分析是对以上所述受试者的日常会话进行录音。通过这两种方法收集到的语料基于Herbert(1986)的恭维答语分类对其进行分类,找出不同组别受试者在不同语境下的恭维应答策略的特点.并通过比较,分析回答本文主要研究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以汉语为母语者在很多情景中以拒绝的方式应对恭维,但他们在英语文化的影响下,也有接受恭维的趋势。中国EFL学习者在用英语回应时体现了其母语的诸多语用特征:即语用迁移,包括语用语言迁移和社交语用迁移在中国EFL学习者的中介语中都有大量实例。最后,本研究结果与陈融(1993)做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十多年来中国英语学习者称赞答语策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接受策略增加了近 30 %。本研究强调语用习得和语用能力培养在英语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期望对促进语用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研究都产生重要的实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