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商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保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综合医疗保险
【答案】综合医疗保险是保险人为被保险人提供的一种全面的医疗费用保险,其费用范围则包括医疗和住院、手术等的一切费用。这种保单的保险费较高。一般确定一个较低的免赔额连同适当的分担比例(如85%)。
2. 车辆损失险
【答案】车辆损失险的保险标的是各种机动车辆的车身及其零部件、设备等。保险责任包括碰撞责任与非碰撞责任,其中碰撞是指被保险车辆与外界物体的意外接触; 非碰撞责任一般会列明。保险金额采用不定值保险方式,既可以按重置价值确定,也可以由双方协商确定,或者按照投保车辆的使用年限通过计算确定。
3. 工期保险单
【答案】工期保险单用于建筑工程保险,其保险责任的起讫通常以建筑工程的开工到竣工为期。
4. 偿付能力
【答案】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偿付其到期债务的能力,即保险公司会计年度末资产价值减去负债价值的差额。当差额为正值时,表明其偿付能力尚且可以; 当差额为负值时,表明其偿付能力不足。各国政府都将偿付能力作为对保险公司监管的重要指标之一。
5. 保险监管目标
【答案】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保险法规和国际保险监管组织文件中,监管目标基本上包括三个方面,即: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竟争的市场秩序,维护保险体系的整体安全与稳定。中国保险监管目标可以表述为: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保险体系的整体安全与稳定,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这样的目标是符合国际惯例和中国实际的。
二、简答题
6. 简述保险经营的特征与原则。
【答案】(1)保险经营的特征
保险业以特定风险为经营对象,是对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进行补偿或给付的特殊行业。保险经营具有其独特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行为。
①保险经营思想的特征
现代保险经营思想是把保险作为一种商品来经营的思想,即按照商品经营的客观经济规律来经营保险商品。我国保险经营思想的基本特征表现如下:
a. 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保险市场的需求来安排保险经营活动
商业保险企业的经营离不开保险市场。如果保险企业的经营都能按照市场需求和客户需要来优化保险资源配置、安排组织保险经营活动,就能利用企业自身的防灾防损技术优势和经营特长,引导和指导社会消费,实现保险商品供求的结合和平衡,真正发挥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动器”作用。
b. 以竞争为手段,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竞争是保险企业之间的实力较量,是保险企业在人才、技术、商品质量、商品价格、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对外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比较和竞赛。保险经营者必须要研究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和策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立本企业的经营特色,这样才能在与国内外保险企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c.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处理好保险企业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商业保险公司在保险经营中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经济效益,保险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围绕着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来开展的。同时保险经营者还必须兼顾保险的社会效益。所谓保险企业的社会效益,就是要求保险企业按照分散风险、平均负担的原则,补偿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保证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的正常。
d. 以法律为准绳,规范保险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
保险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应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规定,即保险企业在其经营的各个环节(展业、承保、防灾、理赔)中,应当遵守我国《保险法》规定的经营规则。
②保险经营行为的特征
a. 保险经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务活动
保险经营的是一种社会性的经济损失补偿和给付活动,它以特定风险的存在为前提,以集合尽可能多的单位和个人风险为条件,以大数法则为数理基础,以经济补偿和给付为基本功能。因此,保险经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务活动。
b. 保险经营资产具有负债性
保险企业的经营资产主要来自投保人按照保险合同向保险企业所缴纳的保险费和保险储金,具体表现为从保险费中所提取的各种准备金。可见相当部分是来源于保险人所收取的保险费,而这些保险费正是保险企业对被保险人未来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负债。
c. 保险经营成本和利润计算具有特殊性
保险经营成本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保险价格的合理度不如其他商品的高,保险成本与保险价格的关系也不如其他商品密切。此外,保险企业的利润是从当年保费收入中减去当年的赔款、费用和税金,还要减去各项准备金和未决赔款。
d. 保险经营具有分散性和广泛性
保险经营的过程,既是风险的大量集合过程,又是风险的广泛分散过程。众多的投保人将其所面临的风险转嫁给保险人,保险人通过承保将众多风险集合起来,而当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人又将少数人发生的风险损失分摊给全体投保人。
(2)保险经营原则
保险经营原则是指保险企业从事保险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由于保险商品除具有一般商品的共性外,还具有自身特性。因此,在经营保险这一特殊商品的过程中,既要遵循一般企业经营的基本原则,又要遵循保险业经营的特殊原则。
①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
保险企业经营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经济核算原则、随行就市原则和薄利多销原则。
a. 经济核算原则
经济核算,主要利用价格、货币形式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载、计算和分析,保证以收抵支并获得利润。保险企业的经济核算因其经营商品的特殊性而具有自己的特点,保险企业经济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保险成本核算、保险资金核算和保险利润核算。在经济核算原则的指导下,通过企业核算和险种核算两种形式,全面衡量企业的经营成果及各险种的经营状况,以达到提高保险企业偿付能力的目的。
b. 随行就市原则
随行就市,是指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保险商品的结构和价格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保险企业应根据市场提出的现实要求,随行就市调整保险商品的结构和价格才能实现保险商品供求平衡和保险商品的价格。随行就市要求对保险商品的结构和价格进行调整,主要是指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自身经营能力适时地调整保险险种结构和保险费率水平。
c. 薄利多销原则
在薄利多销原则下,保险企业可以略高于保险成本的低廉价格,打开保险销路,依靠较大的销售量来保证盈利。保险经营遵循薄利多销的原则,有利于加速保险企业的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 有利于降低单位商品成本,增加企业盈利; 有利于使自己的险种迅速占领市场。
②保险经营的特殊原则
由于保险商品除具有一般商品的共性外,还具有自身特性,因此,在经营保险这一特殊商品的过程中,既要遵循企业经营的一般原则,又要遵循保险企业的特殊原则。
a. 风险大量原则
风险大量原则是指保险人在可保风险的范围内,应根据自己的承保能力,争取承保尽可能多的风险标的。风险大量原则是保险经营的首要原则。遵循风险大量原则,保险企业应积极组织拓展保险业务的队伍,在维持、巩固原有业务的同时,不断发展新的客户,扩大承保数量,拓宽承保领域,实现保险业务的规模经营。
b. 风险选择原则
风险选择原则要求保险人充分认识、准确评价承保标的的风险种类与风险程度,以及投保金额的恰当与否,从而决定是否接受投保。保险人选择风险的方式有事先选择和事后选择两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