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学生场认知方式与学习不同数学内容的关系研究

关键词:认知方式 场依存 场独立 代数学习 几何学习

  摘要

摘要: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目前人们对差异的研究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性格、性别、动机、环境、师资等外在因素上,而是开始深入到学生最原始的心理层面,探讨因心理因素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问题。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的蓬勃发展,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个体在认知过程中的这种差异,特别是认知过程中的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的不同所引起的学生学习上的差异问题,其中场认知风格是倍受关注的一种认知风格。在教育领域,人们对场认知风格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有些成果已成功的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为一线的教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在中学数学学科中,有代数与几何两种不同的内容体系,虽都属数学,但思维形式却有不同。本文就是探讨不同的认知风格是否对学生学习不同数学内容产生影响,影响的程度怎样,从而可以为数学教师在教授不同数学内容时,能结合学生的认知风格,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学习、客观的评价学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文章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该课题是针对教学实践中一些实际问题提出的,一是组织课堂教学时存在的一些困惑,二是数学学习中,学生的代数与几何学习效果存在差异。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认知风格可能是影响代数与几何学习效果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提出了理论假设。
第二部分: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主要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从理论上说,是从数学教育与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出发,依照新课程改革要求,探讨数学与心理学跨学科磨合的教学方法。其现实意义则是为数学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概念的界定。对该课题涉及的概念及其含义进行了界定,包括认知风格、场认知风格、场依存性、场独立性,并详细介绍了以上概念的定义、主要特征及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四部分:介绍了一些已有的研究结果。对场认知风格在个体认知活动中的特征、人际交往关系特征、学习行为特征几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表述,并对数学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释。
第五部分:实验研究部分。首先对学生进行了镶嵌图形的测试,依据测试结果划分了场认知方式的类型,并统计了不同认知风格学生在代数与几何测试中的成绩,通过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了本课题所研究的结论,并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第六部分:结论。对本文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及对下一步研究的展望。在本实验研究的范围内得出以下结论:认知风格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倾向于场独立,女生倾向场依存;在不同学科中也存在差异,场独立学生善长理科科目的学习,场依存性学生在文科上更好一些;在几何学习上,场独立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对场依存性学生来说,代数学习比几何学习会更轻松一些。

关键词:
认知方式 场依存性 场独立性 代数学习 几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