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石河子大学金融市场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可行集
【答案】可行集是指由N 种证券所形成的所有组合的集合,它包括了现实生活中所有可能的组合。也就是说,所有可能的组合都位于可行集的边界上或内部。
一般来说,可行集的形状类似伞形,如图中由A 、N 、B 、H 所围成的区域所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证券的特性千差万别,可行集的位置也许比图1中的更左或更右,更高或更低,更宽或更窄,但它们的基本形状大多如此。
图 可行集
2. 基差
【答案】(1)基差是指某一商品在某一特定地点的现货价格与当时同种商品期货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它总是表示某商品现货价格与距离交割月份最近的同一商品的期货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一般来说,基差大体上等于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间运输成本和持有成本的总和。持有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持有某种商品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它包括储藏费用、利息和保险费等。
(2)计算基差有以下三种方法:①直接计算法。即用现货价格减去期货价格所得的余数就是基差。它既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②成本计算法。即计算运输成本和持有成本。通常基差等于这两类成本的总和。③历史推测法。即根据历史上已经发生的情况进行推测。一般来说,尽管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年份其运输成本和持有成本往往有所不同,但从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同一商品期货在不同年份的基差变动却是有规律的。
(3)经验表明,凡是影响现货同期价格的因素,最终都会影响基差的大小及其变动。但通常情况下大都是基差的波动幅度小于现货价格以及期货价格本身的波动幅度。这就是说,基差虽然有波动,但波动幅度较小,相对稳定性比较明显。其基本规律是:距离交割日越近,基差越小,波动的可能性也越小。
3. 不变增长模型
【答案】不变增长模型(constant-growth model)是股息贴现模型的第二种特殊形式。不变増长模型又称戈登模型(Gordon ,1962)。戈登模型有三个假定条件:
(1)股息的支付在时间上是永久性的,即t 趋向于无穷大
(2)股息的增长速度是一个常数;
(3)模型中的贴现率大于股息增长率。
根据上述3个假定条件,可以将式
改写为不变增长模型的函数表达形式:
其中的分别是初期和第一期支付的股息。当式中的股息增长率等于零时,不变增长模 型就变成了零增长模型。所以,零增长模型是不变増长模型的一种特殊形式。
4. 零增长模型
【答案】零增长模型(zero-growth model )是股息贴现模型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假定股息是固定不变的。换言之,股息的増长率等于零。零增长模型不仅可以用于普通股的价值分析,而且适用于统一公债和优先股的价值分析。股息不变的数学表达式为:
将股息不变的条件代入下列公式
得到:
当Y 大于零时,小于1,可以将上式简化为:
5. 回购协议(Repurchase )
【答案】回购协议是指证券持有人为了取得在一段时间内对一定数额资金的使用权而将证券
暂时出售给资金的拥有者,并约定在某个特定时间按约定的价格再将证券购回的证券交易形式。证券回购的主要目的在于融通短期资金。
在回购交易中,证券的买卖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发放(或获得)抵押贷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证券充当着抵押品的角色,证券持有者在出售证券、获得资金的同时,将证券转移到资金贷出者的手中,作为在约定日期按约定价格返还资金的抵押品。而证券的回购价格实际上起着贷款利率的作用。证券回购交易,既可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也可通过场外市场进行,还可以在交易双方之间直接进行。
证券回购交易有着如下特点:①证券回购的价格在正常条件下一般波动不大,只有在市场利率变动较大的场合,证券回购价格才会发生明显的波动;②证券回购的券种主要是国债,不仅包括短期国债,而且包括中长期国债;③证券回购既能满足投资者的长期证券投资需要,又能满足他们在短期内对资金的需求,因而,有利于促进中长期国债市场的发展。
6. 金融工具
【答案】也叫信用工具。指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能够证明金融交易的金额、期限和价格,借以保证债权债务双方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它对于债权债务双方所应承担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利均有法律约束意义,是金融市场进行交易的媒介。金融工具一般具有偿还期限、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等基本特征。
金融工具种类很多,若以期限为分类标准,可以将金融工具分为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和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前者主要有商业票据、短期公债、银行承兑汇票、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回购协议等,后者主要包括股票、公司债券及中长期公债等;若按发行者是否为金融机构作为划分标准,可以分为直接金融工具和间接金融工具;如果以投资人是否掌握所投资产的所有权为标准划分,则有债务凭证与所有权凭证这两类。
7. 比较优势
【答案】(1)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理论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提出的。他认为,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且一国在这两种产品的的生产上均处于有利地位,而另一国均处于不利地位的条件下,如果前者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后者专门生产劣势较小(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那么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双方仍能从中获益。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不仅适用于国际贸易,而且适用于所有的经济活动。只要存在比较优势,双方就可通过适当的分工和交换使双方共同获利。人类进步史,实际上就是利用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交换的历史。
(2)互换是比较优势理论在金融领域最生动的运用。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只要满足以下两种条件,就可进行互换:①双方对对方的资产或负债均有需求;②双方在两种资产或负债上存在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