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619社会学理论基础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答案】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上的区分,可将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1)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
(2)自致角色,又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是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自致角色的取得是个人活动的结果,自致角色的获得也与人的一些主、客观条件有关。自致角色的取得又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3)自下业化社会以来,许多原来属于先赋的角色变成了自致角色。社会上的一些重要角色,如职务、职称、学衔等都是靠人们的后天努力而获得的,这显示了社会的进步。
2. 表现性角色
【答案】表现性角色是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在一个社会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表现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角色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道德,实现着社会的稳定。表现性角色的承担者往往对自己的事业抱有理想,怀有浓厚的兴趣、爱好,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他们之所以履行角色的要求,主要是出于一种责任感、义务感,而主要不是着眼于报酬。
3. 解构主义(德里达)
【答案】德里达是激进的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意在向传统挑战,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
(1)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
①德里达认为,西方传统文化基础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或以在场为中心的形而上学,它在二元对立的逻辑上建构自己。解构就是要分解或消解这种结构。
②德里达通过对言语中心论的解构来颠覆形而上学。言语中心论把言语看做是第一位的、本源的、在场的。说话者的“在场”使言语的意义是直接的、透明的、同一的、确定的,而书写则被认为是不在场的、间接的、多样的、充满差异而不确定的。
③德里达运用索绪尔的语言学中差异原则,即符号的意义存在于与其他符号的差异中,论证了能指和所指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差异中确定的,最后他得出了语言的本质是游移不定和差异。
这样,言语/书写的二元对立就被颠倒过来。
④延异:说明符号和本文都是在与别的符号和本文不同的情况下才得以在场的,只有通过把那些本属于不在场概念的特征给予在场这个概念,才能理解在场概念的含义。
⑤解构的目的就在十永无休止、一次一次地解构,二元对立的等级结构永远无法建立。既然符号的意义是不稳定的、多变的,那么确立一种固定不变的意义秩序是行不通的,权威是不存在的。
(2)批判总体社会解构主义挑战了二元对立的等级结构体系,也就抽掉了社会等级体系制度和公共权威的基石。德里达认为社会制度不过是并未对主体形成限制的书写而己,它们根本没有能力限制人们。总体社会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奴隶,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覆亡提供了打破总体社会的武器。
4. 社会拎制
【答案】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社会学研究中一般在广义上使用社会控制这一概念。
5. 城市建设
【答案】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持续的社会工程、主要是指在经济增长和政府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发展社会事业,改善社会治理,增进社会融合,保障社会的可持续性,从而全面提升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福利水平,实现社会和谐和永续发展。
二、简答题
6. 符号互动论关于社会互动的基本观点述评。
【答案】(1)符号互动论关十社会互动的主要观点
①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是运用符号进行的,是符号的互动:
②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要理解某个行动,就要对行动者赋予其活动的意义做出解释; ③意义不是圆定不变的,它的确定有赖于互动的背景和情境,是在互动过程中产生、修正、发展和变化的;
④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⑤在互动过程中,人们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正自我概念。
(2)对符号互动论的评价
符号互动论有很多追随者,但是,这一理论也受到不少学者的批评。
①符号互动论将社会关系简单地归结为人际关系,忽视了宏观社会结构;
②忽视了互动的内容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互动形式的重要影响;
③它所使用的一些概念没有明确的定义。
7. 社会制度的功能。
【答案】社会制度是指制约和影响人们社会行动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会互动的相互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社会制度的功能主要有:
(1)从社会整体层次水平来看,社会制度具有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有效配置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效益或绩效的可能性。
(2)从个体层次水平来看,制度的创建为人们的行动选择提供多种服务。提供了合作的前提,为人们协同解决个人力量无法处理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制度能为个体行动者降低不确定性。社会制度的可重复性为人们提供了预测行为后果的依据。可以说,特定领域中的社会制度规定着某类行为的一般反应,投入此类行为的行动者可以凭借制度中的规范要求来预测行为后果,从而降低了事件的不确定性。
8. 怎样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
【答案】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
(1)认同功能
认同功能是指文化使得社会群体、社会成员有犷共同的可以交流的符号基础、心理基础,他们相互认可,认定自己属于同一种文化。
文化认同具有很强的持久性和稳定性,是一种深层次的认同,甚至可以超越一般的群体归属界限。
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在不同的国家、民族或群体之间,文化所表现的区别要比人类的皮肤颜色或任何其他生理现象所表现的区别深刻得多。地域、疆界只能划出两个国家、民族形式上的区别,只有文化才能表现出其内在本质上的区别。
(2)规范功能
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影响、指导、规定着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与行为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文化给一个社会提供了基础,是社会交往的前提条件;
第二,文化给一个社会提供了范本,告诉社会成员做事情的规矩、规则是什么;
第三,文化给一个社会提供了最为原始的素材、材料,人们从事任何社会活动,都只能取材于文化;
第四,文化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使社会运行得以持续。
(3)整合功能
整合功能是指文化使社会形成一个整体,社会要素之所以能形成社会,是靠了文化的联系作用。从文化整合的观点出发,一个社会上的各种文化机构都从不同侧面维持着社会的团结。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