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61新闻传播业务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贴近群众

【答案】贴近群众,是指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新闻评论要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而说不出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而又喜欢听的话。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新闻评论选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驳论

【答案】驳论是指作者通过指出对方文章中论点或论据或论证的错误,从而来批驳对方,同时表明自己意见的一种论证方法。驳论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从事实上指出对方的错误,一种是从论证的逻辑上指出对方的错误。

3. 微型评论

【答案】微型评论即新闻性的署名小言论,是新闻改革中从评论体裁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一般都发表在要闻版的小言论专栏上(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也辟有类似专栏)。这种评论往往以新闻为由,因事抒感,就实论虚,言之有物,短而有味,一般三五百字,在报纸版面上是“豆腐块”、“火柴盒”,又称为袖珍评论。

4. 评论立意

【答案】评论立意是指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者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内容。立意贵在“站得高’,,核心问题是一个“新”字。新闻评论的刻意求新,集中体现在论题要有新思想,论理要有新高度,论述要有新角度。

5. 座谈式评论

【答案】座谈式评论是主持人(或记者)邀请有关方面的政府官员、专家权威或各方面代表人士,在演播室就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发表意见、交流看法和进行探讨的谈话体节目。这些意见往往相互启发、补充,对论题的探讨也往往较为全面和深入,谈话具有较为明显的交流感与互动作用。

二、简答题

6. 简述广播评论的策划方式。

【答案】广播评论有以下几种策划方式:

(1)广播评论的宏观策划

广播评论的宏观策划主要是指栏目定位,包括栏目受众和宗旨的策划。

一个栏目定位需要的因素包括:栏目受众定位和栏「宗旨定位。

(2)广播评论的微观策划

①广播评论节目的写作策划

a. 选题策划。从大处着眼,从小处人手。这是广播评论选题的重要原则。站在听众角度,选择听众关心的选题。

b. 立论的策划。论题尽量集中。立论的角度要新颖。

c. 标题的策划。将一个标题做得生动活泼的三种方法:第一,巧用比喻。第二,活用诗词。第三,引用俗语。在制作广播评论标题时应结合听的特点,遵循听的规律,而不能硬搬报纸评论标题的样式。广播评论标题要求简明精练、通俗形象、响亮和谐、平中显奇,尽量避免使用谐音、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法。

②广播评论的形式策划

a. 广播评论播出方式的创新

很多节目开始实行直播的方式。广播评论采用直播的方式,吸引听众的参与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群众在现场,通过记者的对讲机参与节目,参与论证。另一种是听众同时拨通两部以上热线电话参与论证。

b. 广播评论工作方式的创新

广播与报纸、电视合作办栏日,时效性强,接近群众生活,形式多样,受到读者、听众、观众、专家和领导的好评。广播评论栏目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电台,还可以借助于其他媒体的影响力,与别的媒体合作,产生一种“1+1>2”的效果。

c. 广播评论形式的创新

近几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闻事业快速发展,广播评论节目一直在求异、创新、思变中探索发展,一些新的评论形式纷纷涌现,给一直是弱项的广播评论带来一股清新之气。

7. 在评论工作者的五个要素中,你认为最关键的是哪一个? 请用1000字左右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示例如下:

“视野开阔,知识渊博”

一一杂家的智能新闻评论工作搞得好不好,评论的质量高不高,关键的‘条,取决于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如何。评论工作者要有比较全面、扎实、广博的知识,新闻界的老前辈邓拓同志就是一个榜样。他博览群书,学精才广,无论写新闻报道还是撰写社论、短文,都“笔走龙蛇’夕,游刃有余。论历史,他是有名的明清史专家,18岁在卜海参加左翼社会科学家同盟,23岁发表专著《中国救荒史》建国后又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学部委员和中国历史研究所的学术委员。

论新闻,他25岁任《晋察冀日报》社长,30多岁任《人民日报》社长,写过上百万字的社论,是著名的政论家,担任过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论文学艺术,他是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又是有造诣的书法家、鉴赏家。1961年,他为《北京晚报》撰写150余篇《燕山夜话》短文,几乎是天文地理、占今中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无所不包。

眼界开阔,知识渊博,是一个评论工作者必备的素养。一篇好评论,是同善于运用知识积累分不开的。实践表明,具有丰富知识的评论员比只有浅陋知识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会有更多的生发、激情和文采,写出的评论文章也就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大凡政论家都是刻苦学习、博览群书的。王安石“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六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家夫女工,无所不问”,所以他的文章才能传诸后世。英国著名哲人培根说得好:“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评论工作者就需要通过广博的阅读,像蜜蜂采百花那样酿蜜,那样吸取知识,使自己充实、敏捷、精确、明智、巧慧、精细、深沉、庄重、善辩。

新闻评论涉及各行各业、各类问题,要求评论工作者对文、史、哲、经、法、教、科专门知识都懂一点,要成为一个杂家,知识储备多多益善。评论员的知识领域越宽广,其发展的潜力就越大。单一的爱好,过窄的兴趣,把自己的视野限制在极其狭小的天地里,搞不好评论工作。评论工作者要精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除此以外,多学些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法律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评论工作者一定要下决心学点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要尽可能了解一点不熟悉的新事物、新知识,不仅要懂政治经济学,还要懂一点部门经济学、现代管理学。学习科技知识,旨在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方向、内容、目的和问题,了解科学技术的主要门类大体上包括一些什么问题,它是管什么的,每一门类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如何,自身的发展历史又如何,等等。可以读一些有关科学技术史方面的书,以及通俗科技杂志。知识贵在日积月累。平时无论看书、看报、看杂志,手要勤,看到新鲜有用的知识,就随时记下来,一定时期再作归纳整理。古今中外的杂家积累资料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各种描写摘录。见到精彩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等,分类加以摘录; ②名言佳句汇集。凡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有哲理的名言佳句,摘录下来; ③成语典故集释; ④阅读书报札记。

一篇好的评论作品的写作,是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写作功底的集中表现。这就要求评论工作者勤于涉猎,重视知识积累,具各丰富的想象力。在丰富知识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中编评论写作的基本程序第九章新闻评论的要素及其应用

8. 什么是新闻评论学? 它研究的范围有哪些?

【答案】(1)新闻评论学的定义

新闻评论学是应用新闻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以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新闻评论的原理、原则、方法以及历史沿革作为研究对象,以逐步掌握新闻评论运作规律、发挥评论最大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