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620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桑代克认为两岁儿童看到一块糖时说“糖”这个字,表明两岁儿童形成的联结是( )。
A. 动物式的刺激——反应直接联结
B. 抽象的联结
C. 观念的联结
D. 选择性联结
【答案】C
2. 概念形成的主要方式是( )。
A. 意义学习
B. 机械学习
C. 发现学习
D. 接受学习
【答案】C
3.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 )。
A. 元认知策略
B. 资源管理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 组织策略
【考点】学习策略。
【答案】A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时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精细加工策略是指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己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根据定义,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拎、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因此,答案选A 。对于每种学习策略都要适当展开去记忆,2012年考试就有一道关于学习策略的简答题。
4. 强调复杂情景和真实学习任务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
A. 联结理论
B. 认知理论
C. 建构主义理论
D. 人本主义理论
【答案】C
【解析】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指出,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任务; 强调学习杠务的复杂性,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二者择一的环境; 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协作学习; 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反对过分细化的标准参照评价; 要求设计学习任务展开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必须提供学习资源、认知下具和帮助等内容,以反映学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应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使得学习能够在以学生为主体中顺利展开。
5. 学习定势说认为,学会( )有利于学习迁移。
A. 前摄抑制
B. 学习什么
C. 后摄抑制
D. 如何学习
【答案】D
6. (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 教学工具
B. 教学环境
C. 教学设施
D. 教学媒体
【答案】D
7. 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代表著作及教育家是( )。
A. 桑代克及其著作《教育心理学》
B. 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
C. 斯金纳及其《程序教学》
D. 布鲁纳及其《教育过程》
【答案】A
8. 强调应该研究自然的社会情境中的人的行为的学习理论是( )。
A. 认知发现理论
B. 认知同化理论
C. 社会学习理论
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C
9. 尼斯比特在依据功能的不同划分的六种学习策略中,“监控”的功能是( )。
A. 将目前的任务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
B. 试图将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
C 对活动结果进行初步的评估
D. 重新计划或重新设置目标
【答案】B
10.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
A. 教师的主导教学
B. 独立完成作业
C. 家庭作业
D. 个别课堂练习
【答案】A
二、简答题
11.简述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答案】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教育的个体个性化的功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主体意识是人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自觉意识,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 主体能力是主体认识、改造外部对象世界的能力。无论是主体意识的形成还是主体能力的获得都要通过教育。因为人要称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必须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相应的知识、能力,从而达到变革客观世界的目的,因此,教育过程对个体而言,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能力的过程。
(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个体的独特性表现在人的个性心理上,诸如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遗传素质蕴含着个体的差异性。个体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影响的不同,即便是相同的遗传素质,也会形成不同的发展结果。教育作为有目的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特征,选择适合他的发展发展道路、设计适合他的教育。因此,教育能够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不同的学生开发其内在潜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区域和特长。
(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