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清华大学环境学院816环境微生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接合。
【答案】接合是指供体菌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直接接触,把F 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度的核基因组片段传递给后者,使后者获得若干新遗传性状的现象。
2. 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又称被动运送(passivetransport ),是指疏水性双分子【答案】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
层细胞膜(包括孔蛋白在内)在无载体蛋白参与下,单纯依靠物理扩散方式让许多小分子、非电离分子尤其是亲水性分子被动通过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
3. 几丁质酶体。
【答案】几丁质酶体,又称壳体,是一种活跃于各种真菌菌丝体顶端细胞中的微小囊泡,直径40〜70nm ,内含几丁质合酶,其功能是把其中所含的酶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菌丝尖端细胞壁表面,使该处不断合成几丁质微纤维,从而保证菌丝不断向前延伸。
4. 巴斯德效应。
【答案】巴斯德效应是指酵母菌的发酵从有氧条件下转到无氧条件下时发酵作用增加,反之,当从无氧条件下转到有氧条件下时,发酵作用受到抑制的现象。
5. 双向琼脂扩散法。
【答案】双向琼脂扩散法,又称双向免疫扩散法,是将抗原、抗体分别滴加在琼脂介质的不同小孔中,使其作相对方向扩散,结果会在两孔间的合适部位形成呈现不同特征的沉淀线,并能测出抗原间是否存在着共同抗原决定簇的一种方法。
6. 鉴别性染色法。
【答案】鉴别性染色法是指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染色方法。
7. 亚种(species nova, sp.nov or nov sp.)。
【答案】亚种是进一步细分种时所用的单元,一般指除某一明显而稳定的特征外,其余鉴定都与模式种相同的种。其命名方法按“三名法”处理,
种或变种的加词(可以省略)。
8. L-型细菌。
L-型细菌是指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发生突变形成的细胞壁缺陷菌株。【答案】许多
亚
细菌都可形成。当诱发突变的因素去除后这些缺壁细菌又可回复到正常细胞状态。
9. 表面抗原。
【答案】表面抗原是指包围在细菌细胞壁外层的抗原,主要指荚膜抗原和微荚膜抗原。
10.鲎试剂法。
【答案】鲎试剂法是一种利用鲎血中变形细胞裂解物检测试样中微量细菌内毒素的方法。其原理是该裂解物遇到
LPS 后回发生特异性和高灵敏性的凝胶反应。
11.活性污泥。
【答案】活性污泥是指由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与污水中的有机固体物、无机固体物混凝交织在一起构成的絮状物。
12.蜗牛消化酶。
【答案】蜗牛消化酶是一种水解酶,用其处理酵母菌细胞壁可以制成酵母菌原生质体。
二、简答题
13.什么是单细胞蛋白(SCP )? 为什么酵母菌是一种优良的单细胞蛋白?
【答案】(1)单细胞蛋白质(SCP )是从藻类、细菌、真菌等单细胞生物中所提取的蛋白质。
(2)酵母菌是一种优良的单细胞蛋白的原因是:
①它是利用一种特殊的微生物作为菌种,如酵母或细菌于正烷烃类(n-alkane )中培养而成;
②酵母菌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氨基酸组分齐全;
③利用原料广,能利用各种糖类,可就地取材;
④对营养要求简单;
⑤可连续发酵;
⑥生产速率高,酵母菌的倍增时间较短,因此多用酵母生产单细胞蛋白(SCP )。
14.试比较循环光合磷酸化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的区别。
【答案】循环光合磷酸化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的区别如下。
(1)二者存在的微生物不同:①循环光合磷酸化只存在于一些厌氧光合细菌中;②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普遍存在于各种绿色植物、藻类和蓝细菌中。
(2)电子传递途径不同:①循环光合磷酸化的电子传递方式属于循环方式;②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属于非循环式。
(3)二者对氧要求不同:①循环光合磷酸化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不产生氧;②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产生氧。
(4)产能和产还原力的方式不同:①循环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和产还原力分别进行;②而非循
环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和产还原力同时进行。
(5)氢供体不同:①循环光合磷酸化的氢供体为
供体为
15.为什么秋天、冬天容易栽培平菇?
【答案】秋天之所以容易栽培平菇是因为秋冬病虫害少平菇子实体形成温度比菌丝生长温度
,有利于平菇子实体的形成。 要低,当菇床菌丝长满以后,适当降温(秋冬天降温容易)
16.现代实验室中研究厌氧菌的“三大件”装备是什么?试列表比较其优缺点。
【答案】培养厌氧菌的“三大件”技术指厌氧罐技术、厌氧手套箱技术和亨盖特滚管技术。它们的比较如下表:
表
等无机物,②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的氢
17.人类迟至19世纪中叶才真正认识微生物世界,其中的障碍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被克服的?各举例说明。
【答案】(1)人类迟至19世纪中叶才真正认识微生物世界的四个重大障碍:
①显微镜的发明;②灭菌技术的运用;③纯种分离技术;④培养技术。
(2)克服方法及示例:
①17世纪荷兰商人列文虎克,他最早利用自制单式显微镜见到了微生物。
②19世纪,法国的巴斯德用曲颈瓶试验否定了“自生说”,发明了巴斯德消毒法。
③19世纪德国的科赫发明了用固体培养基纯化微生物和配置培养基的技术。
18.什么是选择性培养基?试举一实例并分析其中选择功能的原理。
【答案】(1)选择性培养基:就是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