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生物化工807微生物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胸腺素。

【答案】胸腺素是一种从小牛、羊或猪的胸腺中提取的可溶性多肽,具有促进T 细胞分化、成熟以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可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疾病。

2. 厌氧菌。

【答案】厌氧菌通常被认为是指一类只能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而不能在空气(18%氧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按其对氧的耐受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专性厌氧菌、微需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3. 生长谱法。

【答案】生长谱法是指鉴别微生物营养需求的一种简便方法。在混有营养缺陷型细胞悬液的基本培养基平板表面,点加少量不同的待测营养物,经培养后,视某营养物周围是否出现生长圈,可鉴定该菌是何种营养缺陷型。

4. T 偶数噬菌体

【答案】T 偶数噬菌体是指大肠杆菌的T2噬菌体、T4噬菌体和T6噬菌体。三者形态均匀为复合对称体,蝌蚪状,由头部、颈部和尾部构成。头部中央含有线状dsDNA 。T 偶数噬菌体是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汇总的重要模式生物。

5. 哈蒂氏网。

【答案】哈蒂氏网是一些菌丝透过表皮进入皮层组织,把外皮层细胞逐一包围起来形成的特殊结构,可以增加两者间的接触和交换面积。

6. 富营养化。

【答案】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因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水体表层的蓝细菌和藻类过度生长繁殖的现象。

7. 人工被动免疫。

【答案】人工被动免疫就是采用人工方法向机体输入由他人或动物产生的免疫效应物,如免疫血清、淋巴因子等,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达到防治某种疾病的目的。

8. 病毒(virus )

【答案】病毒(virus )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

其本质是一种只含DNA 或RNA 的遗传因子,它们能以感染态和非感染态两种状态存在。

9.

噬菌体。 【答案】噬菌体是大肠杆菌的一种温和噬菌体。含dsDNA , 蝌蚪形,有非收缩性长尾。可改建成重要的基因工程载体,如凯隆载体何科斯质粒等。

10.微生态制剂。

【答案】微生态制剂是指依据微生态理论而制成的含有有益菌的活菌制剂,其功能在于维持宿主的微生态平衡、调整宿主的微生态失调并兼有其他保健功能。

11.底物水平磷酸化。

【答案】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代谢物在被氧化的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高能键转移给ADP (或GDP ), 生成A TP (或GTP )等高能分子的反应过程。

12.细菌沥滤(细菌冶金)。

【答案】细菌沥滤(细菌冶金)是指利用化能自养细菌对矿物中的硫或硫化物进行氧化,使它不断生产和再生酸性浸矿剂,并让低品位矿石中的铜等金属以硫酸铜等形式不断溶解出来,然后再采用电动序较低的铁等金属粉末进行置换,以此获得铜等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的过程。

二、简答题

13.为什么微生物学直到十九世纪才得到发展? 作为学科奠基人巴斯德和科赫的做出哪些贡献?

【答案】(1)因为微生物有个体微小、群体外貌不显、种间杂居混生和形态与其作用后果之间很难被认识等特点,人类对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并始终包围在人体内外的微生物长期缺乏认识。从1676年列文虎克用自制的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的个体起,直至1861年近200年的时间里,微生物的研宄基本上停留在形态描述和分门别类的阶段。直到19世纪中期,以法国的巴斯德和德国的柯赫为代表的科学家才将微生物的研宄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宄阶段,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败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并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技术,从而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开辟了医学和工业微生物等分支学科。

(2)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①巴斯德的主要贡献:

a. 彻底否定了“自生说”;

b. 免疫学预防接种;

c. 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的;

d. 其他如巴斯德消毒法等。

②柯赫的主要贡献:

a. 具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b. 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

c. 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地基本原则一一柯赫原则。

14.动物病毒感染可能给宿主细胞带来什么影响?

【答案】动物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

(1)病毒感染的致细胞病变效应,是有病毒基因产物的毒性作用或病毒复制必需步骤的次级效应引起的;

(2)对宿主大分子合成的影响,主要有对宿主细胞转录、翻译及DNA 复制的抑制;对细胞结构的影响:对宿主细胞膜、细胞结构的影响、包涵体、细胞凋亡。

15.微生物通过主动运送吸收营养物质与促进扩散相比有什么优缺点?

【答案】(1)主动运送与促进扩散相比的优点:在于可逆浓度运送营养物质。通过促进扩散将营养物质运送进入细胞,需要环境中营养物质浓度高于胞内,而在自然界中生长的微生物所处环境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往往很低,促进扩散难以发挥作用;主动运送则可以逆浓度运送,将环境中较低浓度的营养物质运送到细胞内,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

(2)缺点:在于主动运送需要消耗能量。如在E.coli 中,主动运送1分子乳糖约耗费0.5分子A TP , 运送1分子麦芽糖要耗费1.0〜1.2分子A TP 。

16.什么叫“拴菌”试验?试分析这项研宄在思维方式和实验方法上的创新点。

【答案】(1)“拴菌”试验:“拴菌”试验是为证明细菌鞭毛运动机制而设计的一个著名实验。

,使鞭毛的游离端被相应抗体牢牢“拴”在载其方法是:取一端长有单根鞭毛的细菌(如一些弧菌)

玻片上,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作打转还是伸缩运动。结果发现是在不断打转,从而确认细菌鞭毛的运动机制是旋转式而非挥鞭式。

(2)创新点:

①思维方式的创新点:通过逆向思维,使原来无法观察到的纤细的活鞭毛旋转,转变成在显微镜下可清楚观察到的细胞旋转。

②实验方法的创新点:采用特异抗体把单毛菌的鞭毛牢牢地“拴”在载玻片上,以实现固着鞭毛的作用。

17.农村秸秆资源很丰富,你能否应用分离技术及相关微生物知识,将其变废为宝,简述你的设计方案及其工艺过程。

【答案】设计方案及其工艺过程: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配制选择培养基,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秸秆上的微生物,经一段时间培养后,从平板上挑取合适菌落进行性能鉴定(经过初筛和复筛)筛选出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然后可以用此菌株进行秸秆发酵制成纤维素酶而用于饲料添加剂,或直接用于秸秆发酵制成发酵饲料以饲喂家畜。

18.近年来导致对抗生素不敏感的抗性菌株増多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