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藏大学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632现代汉语与藏语文(二)(各占50%)之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义场

【答案】语义场是指在同一个语义系统中,在共时条件下,若干个具有共同义素的义位聚合起来的聚合体。把不同的词的意义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某些词义与另一些词义往往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可以通过义素表现出来)。人们根据这些词义上共同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把词分成大大小小不同的类,这就是词义的聚合,分出来的类就是语义场(词汇场)。所以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又有一些不同的义素,表明词义彼此之间的区别。例如,汉语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可以构成一个亲属义场,它们共同的语义特征是同胞亲属,同时在性别和长幼上又各自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彼此区别。由于抽取的共同语义特征不同就会构成不同的义场,因此不同的义场会有层级关系或交叉关系。

2. 元音

【答案】元音是指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如a , o , e , i , u 等。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声带颤动。元音的发音特点是:

①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发生震动,发音器官的其他部位不形成任何阻碍,因而气流经过咽腔、口腔时畅通无阻;

②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

③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每个元音的音质取决于舌位的高低、前后,嘴唇的圆展。

3. 北方方言

【答案】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

①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②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③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

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④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4. 修辞

【答案】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一是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 二是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 三是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通常情况下,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在内容和语境确定的情况下,修辞着力探讨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采取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二、简答题

5. 《汉语拼音字母歌》中有哪些单元音字母? 它怎样代表普通话10个单元音韵母? 为什么?

【答案】《汉语拼音字母歌》中的单元音韵母有a , e , i , o , u.

单元音就是发音时口形(包括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有三类:

(1)舌面元音,普通话的舌面元音有七个,即

(2)舌尖元音,(3)卷舌兀音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 。 习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6. 为什么说研究语法要注意民族特点?

【答案】不同民族的语言,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如果忽视民族语言的个性或特点,就不能深入认识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规律。例如对汉语,要研究“把”字句和“被”字句,不能只满足于说明哪是主语、哪是谓语、哪是状语等,还要指出它的结构特点、构成条件和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还要了解“把家回、被他打”这些说法的语用条件,这样才能研究好、掌握好汉语语法。

7. 词语锤炼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为什么?

【答案】(1)词语锤炼:词语锤炼,古人称作“炼字”,锤炼的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使语句的表达更加完美,不仅要求词语用得对,还要求词语用得好。

(2)词语锤炼的两方面

①意义的锤炼

对意义的锤炼要求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的提高,力求表达准确、妥帖,配合得当,前后呼应,整体和谐,同时具有鲜明的表达色彩。

②声音的锤炼

在对词语声音方面的锤炼,要注意音节整齐匀称,声调平仄相间,力求韵脚和谐,讲求叠音自然,讲求双声叠韵配合,还要讲求摹声真切,谐音自然巧妙,读音上口(避免拗口)。语言音律美的取得有赖于语音因素的综合运用。

8. 固定短语也可能有各种色彩义,试指出下列各固定短语的色彩义。

龙腾虎跃 三长两短 唇红齿白

打游击 打牙祭 炒鱿鱼

举世瞩目 蝇营狗苟 马不停蹄

【答案】(1)龙腾虎跃:褒义、形象

(2)三长两短:中性、口语

(3)唇红齿白:褒义、形象

(4)打游击:中性、口语

(5)打牙祭:口语、方言

(6)炒鱿鱼:口语、方言、形象

(7)举世瞩目:褒义、书面语

(8)蝇营狗苟:贬义、书面语、形象

(9)马不停蹄:中性、书面语、形象

9. 比较下面两个例子,说明文艺语体、科技语体的主要特点。

①三株名松都在这里。“卧龙松”与“抱塔松”同是堰仆的姿势,身躯奇伟,鳞甲苍然,有飞动之意。“九龙松”老千搓丫,如张牙舞爪一般。若在月光底下,森森然的松影当更有可看。此地最宜低回流连,不是匆匆一览所可领略。

(朱自清《潭拓寺戒坛寺》)

②细菌有三种主要形态:球形(球菌)、杆形(杆菌)及螺旋形(螺旋菌)。但在这三类之间,还有许多小显著的过渡形态。

细菌的形体虽然如此之小,但各类细菌间,其体积的差别很大。最小的杆菌,长约0.5微米,宽约0.2微米; 一般杆菌为2X0.5微米。

(李杨汉《植物学·细菌》)

【答案】例①是文艺语体。它的特征是语言的描绘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努力追求艺术化。例②是科技语体。它的特征是语言表达具有精确性和严密性,不追求艺术化。

10.用“替代法”证明“驼绒”是两个语素,“骆驼”是一个语素。

【答案】“驼绒”中的“驼”跟“绒”都可为已知语素所代替,也可跟已知合,如:

(1)驼绒 平绒 呢绒 鸭绒

(2)驼绒 驼毛 驼峰 驼铃

第(1)组词说明“驼”被“平、呢、鸭”替换,“绒”可跟上述语素组合。第(2)组词说明“绒”可以被“毛、峰、铃”替换; 所以“驼”、“绒”是两个语素。“驼绒”中的“驼”不能被替换,也就是说“骆”不能跟任何其他语素组合,它不具备语素的资格。由于语言中同一层次的单位才能组合,语素不能跟非语素组合,所以在这里“驼”也不是语素,“骆驼”只能算一个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