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大学文学院813新闻传播业务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由头
【答案】由头是指挑开话题、引发议论的媒介或孕育论点诱发思维的“引线”。各种不同的评论体裁,在由头运用和由头的构成上有所不同,或者以所依托的新闻报道的事实为由头,或者以具体的思想矛盾作为由头,或者以直接输入文中的新闻性事实为由头,或者以历史典故、文学形象、谚语格言作为由头,均有其各自的选择,由此显示了各自的特性。
2. 新记《大公报》
【答案】《大公报》是我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1902年由英敛之创办于天津。新纪《大公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弯等以新记公司名义接办。吴鼎昌独自投资并自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弯任总编辑兼副经理,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大得当时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欢心。国民党政府建立后,《大公报》在政治上拥护国民党政府,并采取“小骂大帮忙”的宣传手法,既讨好蒋介石,又能迷惑一般读者。
在新闻业务和经营管理力一面,锐意改进,推出不少有益于发展的举措,因而其事业蒸蒸日上,在全国取得越来越大的影响。1936年,该报上海版创刊,将其触角伸入中国新闻事业的中心。
3. 立论
【答案】立论,是指作者从正面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态度的论证方法。立沦汇总常用的方法有事例论证、事理论证、比喻论证和比较论证等。作者在使用某个比喻时,一定要强调该比喻的适用范围和它的不足之处,最终还是靠论证来解决问题。
4. “配”评论
【答案】“配”评论,是指为配合某一特定的新闻报道而撰写的言论。无论是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还是短评以及编者按、编后,它们都常常依托新闻报道发表。新闻事实是否值得配评论取决于它是不是有值得评论的价值,当新闻报道触及社会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包含有启示性、解惑性的思想和观点在内时,就值得配写评论。
5. 广播短评
【答案】广播短评是指内容单一、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的一种评论形式,通常为一事一议,阐明一个道理或一个主要观点,篇幅在500字左右,最长不超过千字。广播短评,一般以新闻报道的某一客观事实或社会上存在的某一典型事实为立论的依据,因此确立的论点比较明确与具体,选择的论题范围与内容也相对集中。
6. 带音响评论
【答案】带音响评论是指把音响引进广播评论的尝试,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评沦形式。有的电台在播出这类评论时,又称“录音评论”、“录音述评”。伴随着事物或事件的音响,往往是事实的组成部分或表现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发挥类似事实的作用,成为评论的“由头”或论据。恰当运用音响,等于给广播评论添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说理手段。
7. 以事论理
【答案】以事论理,是指在论证中,先列举事实,再对该事实进行分析和评论。它要求一定是和本篇文章的道理相关的事例。这个事例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件,也可以是一组新统计的数据,还可以是一系列为人所知的现象。在列举事例时,要围绕主题简明扼要,不可过于冗长Ag 嗦。
8. 座谈式评论
【答案】座谈式评论是主持人(或记者)邀请有关方面的政府官员、专家权威或各方面代表人士,在演播室就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发表意见、交流看法和进行探讨的谈话体节目。这些意见往往相互启发、补充,对论题的探讨也往往较为全面和深入,谈话具有较为明显的交流感与互动作用。
9. 署名评论
【答案】署名评论是指完全以作者个人名义撰写和播发的评论。这类评论在广播中比较常见,广播界习称其为专栏短评。这类评论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领域相当广泛,所接触和涉及的现实问题也相当丰富,所以往往比某些重头评论更受听众欢迎。
10.论证
【答案】论证是指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过程。它要将一篇评论的沦点和论据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沦据所提供的事实或理论来说明文章的中心观点,使受众能够看明白,搞清楚,富有启迪,值得回味。论证的过程,既是将文章的材料和文字巧妙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
11.新闻评论的选题
【答案】新闻评论的选题,即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换言之,择定就事论理的“事’,,有的放矢的“的”,也包括有感而发的“感”。评论的论题往往是主题的概括。好的评论选题应具备这样几个条件:①触及现实,富有新意; ②面向全局,准而有当; ③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12.调查性评论
【答案】调查性评论是指所评论的对象并不来自媒体已有的报道,而是作者在深入调查之后,
根据调查所得的内容,边公布调查的结果边进行评论。调查性评论,是基于调查研究后进行的评论,其最为根本的要求便在于作者应当身体力行进行社会问题发现,再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阐述有益的主张和进步的见识。
二、简答题
13.与报刊、广播评论相比,电视评沦的独特形式有哪些?
【答案】电视评论中视听结合的评论更加注意电视自身传播特性的评论。其节目形态大致可分为三种:谈话体评论、主持人评论和电视述评。这些评论已超出一般的代表电视台意志和编辑部意见的口播评论的范围,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体现声画兼备、声情并茂的特点。这三种评论样式可以称作电视评论的独特形式。
(1)谈话体评论
电视谈话是一种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表现的大众传播活动。电视谈话是由记者(或主持人)主持,在演播室或其他固定场景与特定的谈话者围绕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以访谈、座谈或论坛的方式直接进行交流或探讨的评论节目形式。
(2)主持人评论
和以往由播音员口播的评论不同之处在于,主持人不只是新闻评论的播报者,他还可以直接参与评论的策划与写作,并直接以个人的身份、用谈话的方式发表意见和见解。
(3)电视述评
电视述评是述评这种融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于一体的杂交品种在电视中的具体运用。它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做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
14.什么叫编者按?
【答案】编者按语是指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简要的提示、评议、阐述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较为郑重场合和必要之处。
15.杂文的文学因素主要体现在哪里?
【答案】(1)杂文写作要“贬瘤弊常取类型”,抓住典型的人和事; 要学会小题大做,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要富于联想。语言文字方面,要善用讽刺与幽默; 巧妙用典,既要切题活用,又要推陈出新,既给人知识,又增加杂文的艺术色彩和说理力度; 杂文的文字因素主要体现在杂文语言的生动有味。
(2)无论是说理浓重的杂文,还是打情强烈的杂文,甚至以知识趣味见长的杂文,都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有味。
①杂文讲究语言锤炼,同一意思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句子表达;
②文绘绘中突然杂以但语,极深奥的道理却用大白话说出,长句短句,古文白话,信手拈来,能放能收;
③杂文要有自己特有的语言,要会说寓意深长的话,说有趣的话;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