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吉林大学文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新闻价值

【答案】新闻价值是指新闻评论中可能给人们的信息量的大小,它包括评论的观点、理论、思想和知识等。一篇评论给人们的信息量大,它的价值就大; 反之就小。信息量大的选题我们应该重视它,花大气力去做,把它做好; 信息量小的选题,应考虑是否去做,花多大的气力去做。

2. 新闻综述

【答案】新闻综述在形式上接近于述评,它是以向读者告知新闻事实为目的,主要特点在于对某些重要事件、重点工作或一个时期的形势进行综合性的叙述。它客观地报道事实,一般不进行议论。有时通过提供信息的方式,转述有关人士的见解和看法,也是以客观报道形式出现。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有时也有一些说明或议论的文字,也是为综合性的叙述服务的。而述评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它主要通过评述结合的方式,表明作者的立场和主张,从而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3. 军事评论

【答案】军事评论是指对战争中的战局、战场、战役、战斗和非战时期的防务战略、战备、军事演习等军事形势或军事行动进行的评论和分析,其形式包括社论、述评、观察家文章、军事发言人谈话、新闻分析等多种体裁。

4. 短评

【答案】短评是指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便的编辑部评论。它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常常配合新闻报道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代表编辑部发言。在选题、评述范围、立论角度、篇幅、规格等方面,它比之社论要具体单一、轻便灵活、短小精悍,一般由编辑部的具体部门定稿,属于新闻评论中的“轻骑兵”。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短评以专栏形式发表,以栏目所特有的稳定性吸引受众。

5. 网络新闻评论、网络评论

【答案】网络新闻评论,即时评、政论,是网民借助网站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就当前某重要新闻或某新闻事件进行议论和评述的文章,每篇字数一般在五六百左右,也有超过千字。和传统新闻评论相比,网络评论的优势明显。首先是传播主体的广泛性,充分体现它的草根性和民主性。它是来自人民、为人民的草根评论,广大受众是以主动而非被动的姿态,共享评论的发布、

传播、交流的过程,成为评论的制造者和发布者,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由于网上评论反应及时,传递迅速,受众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舆论,网络新闻评论己成为新闻评论的一种重要形式,丰富和完善了原有的新闻评论的体裁和样式。

6. 群众参与式评论

【答案】群众参与式评论是指报纸邀请社会各界群众代表人物,在深入基层的编辑的协助下,撰写富有理论思考的群众系列评论。这种群众系列评论,不只是运用评论引导舆论方式上的创新,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扬光大。同时,也体现了人民群众既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又是形成正确舆论的主体。

7. 电视专题评论

【答案】电视专题评论,又称电视评论片,是指报道类纪实型的电视专题片,是电视深度报道最常用的节目形态。电视新闻专题片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较强,反映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明显纪实风格,不允许外加虚假操作。但同时讲究艺术性。电视新闻专题片与电视新闻一样,强调报道词与画面的有机组合,是“双主体”的并重关系。

8. 新闻评论的政治性

【答案】新闻宣传总是要反映一定的观点和倾向,代表一定的阶级、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利益,这就决定新闻评论的政治性。我国的新闻媒介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有着鲜明的立场和态度。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它针对那些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在贯彻执行党的政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阐明党的立场和主张。

二、简答题

9. 请阅读卜列发表在上海某主流报纸上的评论《潇洒上海人》,试剖析一卜它在选题、立论、论证、布局和客观效果上有哪些明显的缺陷?

潇洒上海人

出差在外,经常听到“上海人不要太潇洒噢”之类的话语。这次到新疆采访,从乌鲁木齐坐火车到库尔勒。24日早餐后,准备坐汽车向阿克苏进发时,耳边传来上海口音。万里之外遇老乡,顿觉分外亲切。这一家五口,一对老夫妻,一对小夫妻,还有一个10来岁的孩儿,他们包了一辆丰田面包车,从北疆游到南疆,潇洒得令我的外地同行惊羡不己。

随便聊起,上海老乡有问有答。他们每年全家都要外出旅游一次,从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到云南边睡,从西安古都到内蒙古草原,都去过了。这次,他们从乌鲁木齐的天池、吐鲁番至北疆的阿勒泰,一直游到南疆的库尔勒,还要向阿克苏、喀什进发。询问之下,得知他们花了3万元,将这次自助游的旅程全部包给旅行社。这3万元包括2张上海至乌鲁木齐的飞机票和3张火车票。因为,两位老人和孩子不愿坐飞机,所以一家五口天上地下同时开赴新疆。到了乌鲁木齐,丰田车包下他们在疆的全部旅程。这3万元除去飞机票、火车票、住宿之外,不包括餐饮、景点门票。

简单算来,像他们这次旅游(除购物),估计在4万元左右。用当地人的话来说,上海人潇洒得嘲。

这些年,上海人确实潇洒。买房子、买汽车,境内境外越跑越远。尤其是旅游文化成为上海人的一种精神享受之后,短线游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于是,他们在鼓鼓钱包的支撑之下,开始了“长途跋涉”,从国内的海南、西藏、新疆,一直跑到东南亚、西欧、非洲大陆。

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总会使一部分人先潇洒起来。这种潇洒是对金钱价值取向的递进,在消费层次上向世界接轨。无疑,这是市民文明程度的一种体现。当然,潇洒的是上海人中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潇洒起来。但愿再过5年、10年,有更多的上海人潇洒起来。

不过,潇洒的上海人中也有“不够潇洒”的一面。比如:那种老大自居高人一等的对人不尊重,对贫困地区贫困人的轻视,甚至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等。既然潇洒了,就要潇洒得文明,潇洒得礼貌,潇洒得有知识,潇洒得不让人讨厌。唯有提高潇洒的素质,才能潇洒得更潇洒。

【答案】发表在上海某主流报纸上的评论《潇洒上海人》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论证力一面的不足

本文用讲述故事来代替论证,列出现象来取代分析,得出的结论使人感到缺少根据,显得武断。

文章在论证上海人潇洒时,只举一家五口的上海人出门旅游的例子。文章用单一的案例论证“上海人潇洒”显得论据单薄无力,而且通篇讲述的是上海人和旅游的关系,只用旅游方面来表现上海人的潇洒比较片面。

(2)布局方面的不足

①本文是一篇采用例证法的新闻评论,这种论证方法在具体运用时,可以先列具体事例,然后总括,作为论点; 也可先写出论点,然后列举事实,证明论点。所列举的事实,必须典型而确凿,与论点有着必然的联系,表述时要注意高度概括。

②本文采用先举例冉论述的方法,但是缺陷在于:文章举例时只是在单纯的列举案例,讲述上海一家人的旅行概况,没有提炼中心,没有升华主旨,也没有与要论证的观点进行前后呼应。文章前后衔接性处理得不好。

(3)客观效果方面的不足

从文章的总体布局来看,前半部分讲述上海人的潇洒,结尾段落点出上海人不够潇洒的方面。文章前半部分大篇幅的案例讲述和无力的分析,没有把上海人潇洒的观点分析清楚,后半部分突然冒出上海人做得不潇洒的方面,读者很难与作者有所共鸣,传播效果也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10.提高评论素养,对搞好新闻报道有什么帮助?

【答案】(1)评论素养的内涵

评论素养是指新闻工作者,应当是具有高尚人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是社会活动家,应当具有灵敏的政治嗅觉,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周围的一切,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