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指导性
【答案】新闻指导性是指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对我国的新闻业而言,新闻的指导性是指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明辨是非,明确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改革开放大业。新闻指导性对受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七个个方面:鼓舞、示范、论证、启示、解释、预测、警戒。其功能和特点为:①指导性新闻要具有新闻本身的特点,包括事实必须完全真实,要有一定的信息量,能够引起大众的共同关心; ②体现在新闻中的观点和新闻中的事实必须统一,事实能无可辩驳地说明观点,令人信服; ③选择适当的时机发表,取得最大的宣传效益。
2. 英国广播公司
【答案】英国广播公司,英文简称BBC ,是英国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是英国的一家政府资助但却独立运作的媒体,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成立于1922年10月18日,1926年被英国政府收购,1927年获皇家特许状,由理事会负责公司运作。经费主要来源于英国政府赋子的一项特权:收取电视许可费,节目不播发任何商业广告。这些措施使英国广播公司在经济上不受政府和广告商的操纵,能够独立运作,保持中立的政治立场,建立公信力。英国广播公司的巨大声誉还来自它对英国传统文化、高雅艺术、历史教育等不遗余力的介绍和推广上,但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要也一直是困扰英国广播公司的难题。2006年3月14日,英国政府宣布了一份有关英国广播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白皮书,首次肯定“娱乐”对这个一向以新闻事实节目著称的公共广播电视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英国广播公司一直处于广播电视技术革新的前沿,“超越广播”是其新媒体战略的核心。如今,英国广播公司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包括书籍出版、报刊、英语教学、交响乐队和互联网新闻服务。
2009年,英国广播公司主持人萨维尔因性丑闻被调查,无果而终。2012年10月24日,英国媒体称除了萨维尔,BBC 内部还有多人卷入儿童性侵犯案件。2012年11月10日,BBC 总裁乔治·恩特威斯尔因不实报道宣布辞职,13日,新闻总监海伦·博登及其副手史蒂夫·米奇尔被暂停其编辑工作,BBC 继性丑闻之后又陷入了新一轮的信任危机。
3. 电视新闻评论
【答案】电视新闻评论,是指运用电视传播手段制作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
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分析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它在触及时事、反映诉求、表达主张、弘扬正气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媒介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上更是一枝独秀,受到公众的关注和赞誉。电视新闻评论是一种具有政治倾向性的以广大观众为对象的电视新闻体裁,是电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新闻报道体裁。
4. 同期声
【答案】同期声是指与电视画面同步出现的各种声音,包括人物的谈话和现场的各种实况音响。同期声是电视评论各种声音符号中最重要和最富感染力的组成部分,与画外音、主持人(记者)的演播室点评及各类背景音响不同的是,它更具有现场感和表现力,而且具有更为鲜明的个性特征。
5. 论证
【答案】论证是指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过程。它要将一篇评论的沦点和论据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沦据所提供的事实或理论来说明文章的中心观点,使受众能够看明白,搞清楚,富有启迪,值得回味。论证的过程,既是将文章的材料和文字巧妙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
二、简答题
6. 专栏评论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兴盛起来的?
【答案】(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逐步深入人心,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新闻改革的稳步推进,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新闻传播业的百花园里,催生出一朵鲜艳的奇葩一一专栏评论。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按语等评论形式基本上是专业新闻工作者耕耘的园地,专栏评论除新闻从业人员可以撰写以外,还为广大业余通讯员和公众提供广阔的天地。
(2)媒体上的这一新生事物,最令人注目的是《人民日报》的“今日谈”。1980年1月2日,在《人民日报》一版的右下角出现一个新的专栏“今日谈”,刊载王朴写的三篇短文《“锄头柄”与“栋梁材”》、《岂可削足适履》、《集腋可以成裘》。这三篇短文,以其来自生活的选题、侃侃而谈的说理和清新活泼的文风,立即受到读者的广泛赞誉,在新闻界内部也引起热烈反响。
(3)这种一举数得、广受欢迎的短文和栏目,仿佛评论园地里绽开的一束报春的小花,顷刻间迎来百花盛开的喜人局面:①《人民日报》二、三、四版相继办起专栏评论; ②其他中央级报纸和各省、市、自治区及很多地、市报纸,包括一些电台、电视台,也先后办起大大小小的专栏评论。较有影响的有创办于1978年1月的《哈尔滨日报》的“大家谈”,创办于1978年7月的《解放日报》的“解放论坛”,以及后来陆续问世的《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解放军报》的“集思广益”,《中国青年报》的“求实篇”、“青年观察家”,《河北日报》的“杨柳青”等。
以三五百字小言论见长的专栏评论,较有影响的除“今日谈”外,则有《辽宁日报》的“每事议”、《北京日报》的“文明小议”、《四川日报》的“巴蜀小议”、《羊城晚报》的“街谈巷议”、《解放日报》的“新世说”、《文汇报》的“虚实谈”、《新民晚报》的“今日论语”等,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辟这种专栏。这是当前最受欢迎的评论形式,因为让群众走上论坛,直抒胸臆,反映了政治上的清明,同时也体现了群众办报的路线。
7. 结合学习鲁迅关于杂文的部分论述,谈谈杂文的几个主要特点。
【答案】(1)敏锐地反映现实斗争
杂文作为一种政论,要紧密联系实际,对现实斗争及时做出反应。
①“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
②坚定的立场,鲜明的态度。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坚定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代表中华民族的大多数,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向敌人冲锋陷阵。对敌人,他“横眉冷对千夫指”; 对人民,他“俯首甘为孺子牛”,态度十分鲜明。
③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在现实斗争中发挥作用的杂文,不是脱离实际、关在屋里写出来的。如果作者没有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是写不出这样的杂文的。舞文弄墨、讲空道理的作品,那不是杂文。
(2)锋利隽永的文风
杂文的内容应当接触面广,丰富多彩,而它的风格一般都具有尖锐泼辣、生动隽永的特色。用钝刀子割肉,不是杂文。
①“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②“贬锢弊常取类型”,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形象化说理。鲁迅说他的杂文是“论时事不留面子,贬锢弊常取类型”;
③内容与技巧并进。锋利、切实、隽永的文风,不是单纯的文字技巧问题。要注意内容的充实,言之有物才能写好杂文。
(3)简洁多样的形式
杂文的表现形式应当多样化,杂感、日记、书信、断想、随笔等都可以采用,这样才能称得上“杂”。
①简洁而有骨力;
②画眼睛,抓要害;
③可省的处所决不硬添。短而有骨力的杂文,首先表现在内容的精炼,同时在文字上字斟句酌,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8. 毛泽东精心修改文稿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领袖,也是我国当代的新闻高手和语言巨匠,他对新闻文稿的修改,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