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84公共经济管理综合之财政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增长性政策
【答案】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海勒提出了“增长性赤字财政政策”。他将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和潜在的增长率作为测算财政赤字的基准,认为只要连续两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小于推算出来的潜在的生产总值时,即使在经济上升时期,也可以将赤字财政作为常规手段,连年不断的实行,从而挖掘生产潜力,减少产量缺口。汉森和新古典综合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都非常赞成这个办法,并称之为“新经济学”。
2. 财政支出经济分类
【答案】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支出的经济分类方法,实际上是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一间分类,即根据财政支出所产生收益的时间将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净贷款三大类。这是现代公共经济学研究财政支出的一种重要分类方法。
(1)经常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这种支出的特点是,它的消耗会使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受益。在理论上说,经常性支出的补偿方式应为税收,如果以公债方式来对经常性支出筹资,实际上就是将本期公共物品的成本递延到未来,这样就会使公共物品的受益与公共物品的付费在时间上发生差异。
(2)资本性支出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其中有用于建筑厂房、购买机械设备、修建铁路和公路等生产性支出,也有用于建筑办公楼和购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这种支出的明显特点是,它的耗费的结果将形成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资本性支出的补偿方式有两种,一是税收,意味着本期享用的公共物品,本期付出代价; 二是国债,意味着未来享用的公共物品,未来时期付出代价。
3. 外部效应
【答案】又称外部性,西方经济学从不同角度对外部性做出了定义,主要有
①外部性是没有为价格机制的正常运行所反映的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对另一个主体福利的影响;
②外部性是指一个决策者所采取的行动影响到另一个决策者的选择时所造成的影响。西方经济学中将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以区别主体行动所造成的正面影响与负面效应。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引致对帕累托效率的偏离,导致市场失灵。
产生外部性的原因在西方经济学的框架内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由于技术原因所引致的外部性,这主要是指生产流程的不可分性与规模收益递增;
②由于所有权导致的外部性。外部性的主要表现是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偏离,而所有权本身所界定的经济中的各个行动主体的权利义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间的差异。
③公共物品外部性。
由于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西方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纠正外部性的主张,主要有如下三种思路:
①从引起外部性的原因(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之间的背离)出发,西方经济学家庇古提出犷征税(或补贴)的主张。
②兼并与内部化,这一政策建议主要是针对厂商而言的。企图将某一企业所造成的负外部性通过其上游或下游企业的横向与纵向合并而变成合并后企业的内部成本,以此来缩小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私人成本的差距。
③财产权利的重新安排,这一思路主要由科斯提出。科斯指出,如果政府只是简单地设计清晰并可转移的对财产的安排,完全竞争市场同样可以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克服外部性并实现经济效率。即无论财产权利在产生外部性的与受外部性影响的私人团体间如何安排,在完全竞争且不存在收入效应及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自愿谈判安排将会导致同样的资源配置状况。基于此,科斯认为重新安排财产权利可以消除外部性。
4. 完全基金式
【答案】完全基金式是基金式养老社会保险的一种筹资模式,另一种基金式筹资模式是部分基金式。
完全基金式是指当期缴费收入全部用于为当期缴费的受保人建立养老储备基金,建立储备基金的目标应当是满足未来向全部受保人支付养老金的资金需要。
完全基金式是一种自我养老的保险模式,各代之间不存在收入转移,每一代人都是靠自己工作期间缴纳的保险费所积累起来的养老储备基金来维持老年生活。
5. 货币化融资
【答案】货币化融资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增加基础货币的方式为财政赤字融资的方式,货币化融资与通过债务融资的等额的财政赤字相比,财政赤字的增加就会使产出以更大的幅度增加,同时,利率上升的幅度更小,甚至保持不变或降低。
如图所示,由于为财政赤字融资,中央银行增加了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于是LM 1就相应地向右移到LM 2,相应的均衡点为交点3。与交点2相比,产出更大利率降低
这是因为政府支出增加导致产出的增加,产出的增加促使货币需求量上升,由于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满足了货币需求的增长,抑制了利率的上升,也抑制了利率上升对私人支出的紧缩效应,但由此却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图 运用IS-LM 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6. 优惠税率
【答案】优惠税率是对合乎规定的企业课以较一般为低的税率。其适用的范围,可视实际需要而予以伸缩。这种方法既可以是有期限的限制,也可以是长期优待。
长期优惠税率的鼓励程度大于有期限的优惠税率,尤其是那些需要巨额投资且获利较迟的企业,常可从长期优惠税率中得到较大的利益。在实践中,优惠税率的表现形式很多。
二、简答题
7. 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答案】(1)财政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财政领域的民主化与法制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确定国家预算收支规模,实现国家预算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国家预算方案一旦经法律程序确立,即具有法律效力,非经立法程序,任何人、任何机关团体都无权擅自更改和变动,具有不受任何干扰的权威性。
②按国家的方针政策确定公共项目的种类,包括公共支出项目和公共投资项目,确定各公共项目的支出数额及其所占比例。
③通过立法确定预算收入的筹资方式和制度,即确定税种、税率、纳税人和合法收费等事项。
④对预算执行实施日常财政监督,审核国家决算。
(2)我国财政的法制化
财政法制是财政决策和财政管理的基本依据。财政法制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围绕并服务于财政改革与财政发展,加快立法步伐,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政法律制度,使一切财政活动及财政管理工作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财政法制化建设包括财政立法、财政执法、财政行政复议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财政立法。财政立法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依据法定的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财政法律法规的活动。财政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