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888政府经济学之公共政策分析导论考研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有限理性的行为表现。

【答案】人的理性实际上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这种有限理性在决策过程中的表现是:

(1)在情报活动阶段,人的决策行为往往受到知觉选择性的支配,不同经验和背景的决策者,对决策环境的认识会有不同的解释。

(2)在设计活动阶段,人们并不试图找出所有可行性方案,而是通过力所能及的求解活动,寻找能够满意的决策方案。

(3)在抉择活动阶段,决策者的选择往往与备选方案的提出顺序有关,如果方案A 是先于方案B 提出来的,A 又是满意方案,那么就不会再花时间去考虑B. 哪怕B 比A 更好。

2. 如何理解“社会利益”的内涵?

【答案】(1)社会利益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基于一定的社会目标而对诸种社会要素和社会状态的共同需要所体现的利益形态。社会利益是广泛个体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具体的、独立的利益形态。

(2)社会利益所包括的内容是:具有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具有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和具有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用包括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三种利益之和的社会利益,取代人们常用的“公共利益”,即公共政策要增进的不仅仅是惟一的公共利益,而是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的社会利益。

(3)公共政策的本质是对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假如一定要把公共政策理解为“它是对整个社会价值所做的权威性分配”的话,那么为免于对“价值”一词有宽泛的理解,同时又能突出公共政策的本质,不如把“价值”改为“利益”。即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社会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反映。

(4)政府常常利用公共政策,去保护、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同时抑制、削弱甚至打击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通过政策作用去调整利益关系,在原有利益格局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利益结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政策的本质应该是政府对社会利益实行的权威性分配。因此,可以在戴维·伊斯顿对公共政策的定义中,把“价值分配”改为“利益分配”。

3. 在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存在哪些官方决策者?

【答案】官方决策者是指广义的政府,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我国,执政党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故在我国,官方决策者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执政党,具体内容如下:

(1)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是公共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其主要职责是立法,即履行制定法律和政策。我国实行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立法机构或权力机构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等职权。我国虽然存在国务院、省级人大、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和较大的市的人大的立法活动,但它们都没有独立的立法权,其立法工作都只是全国人大立法权的一部分。决定权的表现形式就是决议、决定、命令、条例等的制定和颁行,可以用来解决国家和地区内重大政策性问题和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2)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的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它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我国国家行政机关是指国务院及其组成部分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行政权。国务院作为最高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以及其他能够影响全国所有地方政府和居民的政策和措施。

(3)司法机关

司法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司法机关传统上被认为只是一个检察、审判的机构,但它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作为司法机关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权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宪法规定,人民法院是司法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是司法监督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司法机关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政策执行和监督方面,并没有真正成为政策制定的主体。

(4)中国共产党

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议行合一体制,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左右着政府运行过程,主导着公共政策的制定。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实际上是“以中国共产党组织为首的所有履行当代中国社会公共权力的组织机构的决策与执行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其对国家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上,此外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 描述统计有哪些测度方法? 如何计算?

【答案】描述统计的测度方法有:

(1)最大值和最小值

最大值和最小值即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

(2)频数分布及频数分布表

从自然界或社会生产中直接获得的统计数据,通常称为原始数据。为了理解这些数据,从中找出规律,就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其中一项最基本的工作便是构造频数分布表,即在一组数据中,将具有某种特征的数据出现的次数按某种顺序排列。

(3)绘制频数分布图

管理者通常希望用更加直观的图形方式,比如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等来描述数据特征。Excel 提供了绘制频数分布图的工具。绘制的方法为:

①将数据依次输入到Excel 表格中,并用鼠标选中全部数据。点击工具栏上的“插入”菜单,选择“图表”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图表类型,并点击“下一步”。

②在图右边的对话框的下方,选择“列”,然后单击“下一步”。在新窗口中填入分布图名称以及x 轴和Y 轴的名称,最后点击“完成”,即得到频数分布图。

(4)百分数分布

百分数分布反映了具有某种特征的数据的出现次数在全体数据中所占的百分比。

(5)累积频数分布

累积频数是频数的逐级累加值。百分数分布表和累积频数分布表都可以利用Excel 绘制成图形,方法与频数分布中相同。

(6)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集中趋势测度和离散趋势测度是描述统计的两类基本描述方法。集中趋势测度描述了统计数据分布的定位情况,比如均值、中位数等测度方式。离散趋势测度则描述了统计数据在均值附近分布的聚集或离散程度,比如全距、平均差、四分位差、标准差等测度指标。

(7)均值均值即数据的算术平均数。n 个数的算术平均值是:

(8)中位数中位数是指一组数据按照数值大小顺序排列后,恰好处于中心位置的那个数。如果数据量为偶数,即中心处有两个数据,则取两个数的均值作为中位数。在Excel 中,可利用函数MEDIAN 计算一个数列的中位数。

(9)标准差标准差是最常用的离散趋势测度方法,记作,计算公式为:

其中,n 为统计数据的个数,

方,即称作方差。

5.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答案】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本质的解释,是从社会阶级利益的对立和国家的产生开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于国家这种政治权力组织的产生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关系,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关系,是这种经济关系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劳动过程支配关系和生产结果的分配关系。

为统计数据的值,为均值。标准差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