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827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827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2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827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5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827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9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827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学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13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827公共政策学之公共政策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17

一、名词解释

1. 政策客体

【答案】政策客体指的是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政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当人们处理社会问题,进行社会控制以及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

2. 体制

【答案】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责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体制或制度为公共政策提供外部组织环境。政策过程的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现实体制。因此,政策的制定或实施,都与体制息息相关。体制类型多种多样:政治体制、法律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尤其以政治体制、法律体制和经济体制最为重要。

3. 备选方案

【答案】备选方案是决策者解决政策问题的行动过程的选择,或是达成政策目标的可供利用的手段、措施或办法。依政策问题性质的不同,备选方案可以表现为政策、策略或各种行动过程。

4. 测量

【答案】在社会研究中,测量是指对所确定的研究内容或调查指标进行有效的观测和量度。具体来说,测量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将数字或符号分派于研究对象的特征之上,从而使社会现象数量化或类型化。这一概念包含三个要点:研究变量、数字或符号、分派规则。有效的测量必需满足三个条件:准确性、完备性、互斥性。

5. 公共政策学

【答案】公共政策学是指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它的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公共政策学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政策系统、决策体制及政策过程,政策分析方法和技术,政策思维,政策价值观,未来研究,政策战略(元政策研究),政策规划,重大工程项目的论证与评估,从大政方针到各层次、各部门的具体政策研究等。

6. 帕累托最优

【答案】帕累托最优,是指在资源分配中,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的一种理想状态。一般来说,达到帕累托最优时,会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交换最优:即使再交易,个人也小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此时对任意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得到最大化。

(2)生产最优: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此时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生产者的产量同时得到最大化。

(3)产品混合最优:经济体产出产品的组合必须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此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同。

二、简答题

7. 政策失效的一般原因。

【答案】政策失败的一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投入不够

一项政策制定出来,在实施过程中,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没有必要的物质投入作保证,就很难想像该项政策该如何贯彻执行下去。投入不够首先表现为资金短缺。其次,政策投入不足还表现为执行不力。

(2)目标团体不配合

每项政策都有其固定的指向对象,即目标团体(或称为政策对象或政策相对人)。目标团体的态度对政策的有效执行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目标团体积极配合,政策就会被顺利执行,井体现出一种优质高效的趋势; 而如果目标团体不配合,即使政策执行者投入了足够人力、物力、财力,倾注了很多精力,政策也很难被有效执行,甚至在目标团体的强烈抵制下,政策会惨遭失败。

(3)政策本身的问题

政策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造成政策难以被有效执行的原因。政策本身的原因包括:政策在日标、内容、管理上彼此冲突; 有些政策问题纷繁复杂,解决难度大以及外在因素的干扰。

(4)解决某些问题的代价大于利益.

有些问题的彻底解决代价高昂,所以难以执行相关政策。

(5)外在因素的干扰

人类生活总不会平淡如水。随着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新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其中一些又是非常紧急的。这时,政府的注意力不得不转向新问题,从而冲淡了对原有问题的关注程度。

并非所有的政策都能被高效地执行,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原因是人力所无法预料和控制的,但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政策失败是更为多见的情形。在执行这种政策时,不但不能解决问

题,还浪费了资源,甚至会使情况恶化。因此,对政策进行科学评估,找出政策失败的原因,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增强评估意识,提高评估人员素质,利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技术进行评估工作,是目前政策活动中急需加强的环节。

8. 举例说明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政治指标。

【答案】政策指标是衡量政策目标的量或质的尺度(如指数、数字或其他的质的尺度),是对政策目标的具体说明。根据指标所要衡量的政策领域的不同,可以将政策指标粗略地划分为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政治指标。

(1)经济指标

经济指标即衡量经济政策目标的指标,或者衡量各种经济政策目标的具体尺度。具体包括: ①经济增长的指标。经济增长作为各国政府追求的一个基本目标,有一系列衡量它的指标,包括国民生产、国民所得或国民收入、国民消费与储蓄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入均国民收入等。

②经济稳定的指标。主要包括四种指标:a. 维持物价稳定; b. 维持对外经济稳定; c. 维持经济安定与繁荣; d. 充分就业。

③分配公平指标。用统计数字表示收入分配及公平与否,通常的做法是根据统计资料使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不平均系数。

(2)社会指标

对社会指标的解释主要有如下儿种:

①把社会指标理解为一种尺度,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所选定的社会目标的实现程度,或衡量政府的社会政策目标达成的程度或数量标准(如用人口失业率来衡量计划生育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

②把社会指标看成分析社会现象或社会发展的一种量化工具,或把社会指标看作一种衡量社会发展中社会变迁的一种时间序列的统计。

③不仅将社会指标当作一种衡量标准,而且看作一种社会运动,看作一种社会改革的手段,强调政府政策不能单纯追求统计增长,而必须注意各种社会目标,进行各种社会改革。此处,把社会指标主要理解为衡量社会政策目标的尺度。

(3)政治指标

政治指标是指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政策(政党、阶级、法制、人事、民族、外交、国防等方面的政策)目标的具体尺度。

与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相比,政治指标的量化更困难,除了少数的指标(如可以参加选举和投票的人数在成年公民中的百分比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主化程度)之外,政治指标大都是非量化或质的指标,保持国家的独立自主与完全、加强法制、扩大民主、自由、维护国内的安定团结等政治政策目标都是难以量化的,往往只能用质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