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精神卫生中心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测量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信度与效度的关系看,高信度是高效度的(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无关条件

【答案】B

【解析】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是: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具体来讲: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信度高,效度未必高;效度低,信度也可能高;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

2. 智力年龄属于( ) 。

A. 发展常模

B. 标准分常模

C. 百分位常模

D. 离差智商

【答案】A

【解析】智力年龄属于发展常模,是将被试的智力成绩与各种发展水平的人的平均水平相比较,以与被试最接近的发展水平作为被试的智力发展水平。

3. 下列几种解释测验分数的观点,正确的是( )。

A. 测验分数解释必须客观,不能加入解释者个人的经验

B. 在解释测验分数时必须考虑到被试的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

C. 测验分数是被试心理品质的可靠估计,不必考虑测量误差

D. 同类测验或同一测验的不同版本的分数是可以直接比较的

【答案】B

【解析】一个人在任何一个测验上的分数,都是他的遗传特征、测验前的学习与经验以及测验情境的函数,这些因素都会对测验成绩有所影响,因此B 项是正确的。根据测验分数的影响因素,在解释测验分数时必须客观,需要解释者个人的经验,因此,A 项是错误的。测验分数是被试心理特征的近似估计,因此,C 项是错误的。同类测验或同一测验的不同版本的分数是不可以直接比较的,只有将它们放在同一个量表上才可以比较。因此,D 项是错误的。

4. 韦克斯勒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定为_____,标准差定为_____。( )

A.100;13

B.100;15

C.100;14

D.100;16

【答案】B

【解析】韦克斯勒首次提出离差智商,并将其平均数定为100, 标准差定位15.

5. 左半球机能的测验项目是( )。

A. 失语症和言语测验

B. 本顿视觉保持测验

C. 触摸操作测验

D. 迷津测验

【答案】A

【解析】左侧大脑半球的机能是参与言语活动和抽象思维,而右半球则主要参与时间与空间的定向和知觉、非言语材料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等。因此可以根据测验的性质和两半球的主要心理功能选出合适的测验项目。左半球测验的项目:包括各种类型的言语测验和语文作业;测量抽象思维的方法,如失语症和言语测验;韦氏智力量表中的言语测验;各项言语记忆测验;抽象思维的测验,如算术运算和一些有关思维的测验。测定右半球机能的测验:可选用那些与空间知觉、空间定位、具体思维有关的测验,如本顿视觉保持测验、触摸操作测验、迷津测验、人面认知测验。

6. 在概化理论中,与经典测量理论中真分数的概念最接近的是( )。

A. 全域分数

B. 概化系数

C. 可靠性指数

D. 信噪比

【答案】A

【解析】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初,克伦巴赫(Cronbach )等人提出了概化理论(Generalizability Theory)简称GT 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任何测量都处在一定的情境关系之中,应该从测量的情境关系中具体地考察测量工作。该理论提出了多种真分数与多种不同的信度系数的观念,并设计了一套方法去系统辩明与实验性研究多种误差方差的来源。并用“全域分数”

G 系数”,(Universe Score)代替“真分数”(True Score)用“概括化系数,(Generalizability Coefficent)

代替了“信度”(Reliabilty )。

7. 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常以决定系数来表示,如测验的效度系数是0.80, 则效标的总方差中有( )的方差是测验分数的方差。

A.36%

B.80%

C.64%

D.20%

【答案】C

【解析】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常以决定性系数来表示,意旨相关系数的平方,它表示测验正确预测或解释的效标的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根据效度的定义,在效标的总方差中测验分数的方差占即64%。 已知因此,

8. 最早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是( )。

A. 比奈

B. 西蒙

C. 韦克斯勒

D. 卡特尔

【答案】C

【解析】韦克斯勒除了编制这一系列著名的智力测验之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离差智商”。

9. 近些年来,我国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心理测验的( )研究。

A. 本土化

B. 数量化

C. 引进并修订国外量表

D. 大量测验

【答案】A

【解析】七八十年代,我国只是将国外的大量量表引进并修订,但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这些引进的量表还是存在问题,所以近些年来,中国的心理学家们致力于制定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心理问卷和量表。

10.在评价中心技术中,无领导小组、文件框等测验属于( )。

A. 情境测验

B. 评定量表

C. 投射测验

D. 自陈测验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