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测验的客观性不包括( )的客观性。
A. 测验的刺激
B. 对结果的推论
C. 绝对的标准
D. 对反应的量化
【答案】C
【解析】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心理测量的标准化包括以下内容:①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②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③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因此选C 。
2. 在测试过程中能以团体方式进行的测验是( )。
A. 操作测验
B. 投射测验
C. 韦氏智力量表
D. 大学入学考试测验
【答案】D
ABC 三项中的测验都是单个被试来完成,【解析】只有D 项中的大学入学考试测验可以团体
进行。
3. 在实际测量中,信度值一般用描述两次测量结果一致性的( )来估计。
A. 标准分数
B. 原始分数
C. 平均数和标准差
D. 相关系数
【答案】D
【解析】在实际测量中,由于真分数无法直接测得,故真分数的方差无法得到。信度值一般用其他方法来估计,如用描述两次测量结果一致性的相关系数来估计。相关越高,其信度越高,测量结果就越可靠。
4. 用再测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越( )。
A. 不变
B. 小
C. 低
D. 大
【答案】D
【解析】两次测验间隔时间越短,其信度值越大;间隔时间越长,其他因素带来影响的机会就越多,因而其信度值就可能越小。
5. 某个年龄组智力测验的平均分数是85, 标准差是10, A 得了95分,他的离差智商是 ( )。
A.100
B.130
C.125
D.115
【答案】D
【解析】
离差智商公式是
标准分的计算公式是代入计算得Z=(95-85)/10=1,所以IQ=100+15=115。
6. 某教室的试卷经常超出授课范围,该试卷的( )一定低。
A. 信度
B. 预测效度
C. 内容效度
D. 观念效度
【答案】C
【解析】内容效度指测验内容是否是所要测量内容的样本。根据题干表述,试卷内容超出授课范围,即测验内容没有反应授课的内容,因而内容效度一定低。
7. 下面对常模的理解有误的是( ) 。
A. 常模样本需要有代表性
B. 常模样本不宜太小
C. 常模样本需要及时修订
D. 常模样本可随意选取
【答案】D
【解析】常模样本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样本的大小要适当;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
8. 在概化理论中,公式
对误差方差)表示的是( )。
A.G 系数 B. 系数
C.CV 系数
D.W 系数
【答案】B (其中,为测量目标效应方差,为绝
【解析】用相对误差估计出来的信度系数是G 系数,它是测量目标的有效变异占有效变异与相对误差变异之和的比值。用绝对误差估计出来的信度系数是®系数,它是测量目标自身的分数变异在全体分数变异中所占的比率,由绝对误差估计出来,计算公式为:
9. 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 ),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高。
A. 中等
B. —般
C. 高
D. 低
【答案】C
【解析】难度与区分度存在一定的关系,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者的区分度比较高,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高,低等难度的项目对低等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高。
10.测验指导语一般由( )组成。
A. 如何选择反应形式
B. 如何记录这些反应
C. 时间限制
D. 给例题,有时告知被试者测验目的
【答案】ABCD
【解析】测验指导语包括:①如何选择反应形式;②如何记录这些反应;③时间限制;④如果不能确定正确反应时该如何操作(是否允许猜测等);⑤例题(当题目形式比较生疏时,给出附有正确答案的例题十分必要);⑥有时告知被试测验目的。
二、名词解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