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7行政管理学综合(公共行政学、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官僚制伦理观

【答案】官僚制伦理观是指传统行政学关于官僚层级制下行政主体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规范系统的理沦观点。官僚制伦理观是以卢梭的人民主权假说为基础的,其要点是:①权力是由大众掌握。公众把权力赋予行政主体,由他们代表公众,按照公众的意愿独立行事。②政治中立。为了保证自身的公共性,行政应该与政治分离,保持自身独立性,不受政治干扰。官僚制伦理观倡导政治中立就要求行政权力具有自主性。行政主体一旦能够独立自主行事,未必总是会按照公众意愿,其中还存在主体福利最大化的问题。这就导致公共机构的代表性和自主性之间的冲突。

2. 财政赤字

【答案】财政赤字是指因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对这种差额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赤字”。财政赤字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财政赤字的形成有许多原因。根据产生的原因和经济背景,西方经济学家将其划分为两类: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一个国家财政赤字累积过高对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对于该国货币亦属长期的利空,日后为了要解决则政赤字只有靠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这两项措施,对于经济或社会的稳定都有不良的影响。一国财政赤字若加大,该国货币会下跌,反之若财政赤字缩小,表示该国经济良好,该国货币会上扬。

3. 生死观

【答案】生死观是指关于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生价值的核心命题。生死观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对于领导者来说,一方面要有视死如归,无所畏J 嗅的勇气,一方面又要准确的把握形势,不得有无谓的意气之争。生死抉择的唯一标准是要看是否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

4. 行政职能

【答案】行政职能又称公共行政职能,在某些条件下亦称政府职能。概括地说,行政职能是狭义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是相关政治权利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经由一定的过程,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实现彼此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契合,从而赋予国家行政机关在广泛的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各种任务的总称,是国家行政机关因其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地位而产生,并由宪法和法律加以明示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各种职责的总称。

5. 分级制

【答案】又称层级制或系统制,指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各个层级的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的一种组织体制。在实行分级制的组织体制中,组织的每一个层级在性质上都是普遍和完全的,在范围上或领域上都是部分的和不完全的。分级体制是典型的层级节制结构,其优势在于:结构严谨、事权集中、指挥灵活、行动统一,但如果层级节制过严,有可能抑制下级的主动精神,并使行政首长忙于处理日常事务,无暇顾及调查研究和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6. 公共政策伦理

【答案】公共政策伦理是指行政主体在指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规范系统。公共政策伦理的本质是正义价值的选择问题,也就是如何做到社会利益和社会负担的合理分配,既包括政策目的之中的伦理,也包括政策手段上的伦理。不同的伦理价值取向形成不同的公共政策的伦理基础,主要包括功利主义、普遍主义、公平正义论、个人自由论四种。

7. 政策执行

【答案】政策执行是指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体的多元社会组织把政策方案变为政策现实,从而解决政策问题、满足公共需要、实现政策预定目标的所有活动。政策执行就是落实公共政策的行政执行。政策执行在行政执行研究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因为行政执法有相对固定的程序和方式; 而公共政策因其复杂性、灵活性和现实性,使得执行公共政策成为展现行政执行能力和有效性的重要舞台。

8. 增量预算

【答案】增量预算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是在上一个财政年度的基础上,根据新的财政年度的发展情况而递增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增量预算是在以往财政收支指标的基础上采取递增一定百分比的方法,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方便; 缺点是可能会使以前预算收支中不合理的因素得以保留,甚至被进一步放大,而且根据经验确定的增长百分比中,主观随意性相对较人。目前世界上人多数国家的预算,无论是单式预算还是复式预算,都主要采用增量预算法为基础,零基预算为辅助的预算编制方法。

9. 行政管理理论

【答案】行政管理理论是指注重管理人员管理方法的改进,以职能分工、统一指挥和14项管理原则等概念为核心的管理理论,是由法约尔提出的。行政管理理论以加强企业上层的行政管理为目标。行政管理理论包括以下内容:

①企业的基本活动与行政管理的五项职能。法约尔指出,任何组织中都存在六大类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政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行政管理活动。这六大类基本活动构成一个组织的六种基本职能。其中行政管理活动又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种。行政管理活动处于六中活动的核心地位。

②注重管理人员管理方法的改进。法约尔以加强企业上层的行政管理为目标,提出了管理的

14项原则。主要内容是:分工、权力、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指导、等级链、报酬、集权、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团结、精神主动性。

10.狭义行政改革

【答案】狭义行政改革是指以狭义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为中心的国家公共行政系统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狭义行政改革等同于狭义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在这一体制中,国家行政机关是主要的抑或是唯一的权力、行为和责任主体。这一改革的主要范畴多数只限于各级国家行政机关自身的改革,而不以外部制控条件的同步改变为前提。

二、简述题

11.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政策主张。

【答案】公共选择理论认为,西方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并不是市场制度的失败,而是政治(政府)制度的失败,准确地说,是政府制度安排的失败。所以,有必要以宪政改革为基础,建立一个能够有效地制约政府公共行为的政治决策体系,即公共选择制度。

(1)宪政改革。重点在于重新确立足以约束政府权力的规则和程序。需要重新构建基本的宪法规则,并创立一种新的政治技术,以使新的宪法规则能够直接用于约束政府的权力。注重选择产生结果的程序和规则,比结果本身更重要。进而有必要建立可靠的公共选择的程序和规则,以规范政府权力的形成,而绝不能让政府自由地改变基本的制度,否则,是不可能对政府产生任何有效约束的。

(2)引入竞争机制。基本途径在于打破传统政府机构关于公共物品生产的垄断权,形成竞争结构,进而形成部门间的竞争关系,从根本上消除导致政府低效率的最大障碍。其具体途径,则可以打破传统的部门垄断性分工,允许不同的部门申请同一件行政事务,进而在政府体制内部形成竞争。这小仅有助于形成部门和个人激励,而且有助于控制行政成本,最终有助于社会获得更为有效率的公共生产和公共产品。此外,政府还可以借助市场机制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公共效率。

(3)建立激励机制。要点在于引入商业式的利润观念,建立与个人和部门利益直接挂钩的财政顶算制度。

(4)改革税制。通过改革赋税制度,约束政府的税收和支出,对于从根本上限制政府的不良行为,抑制政府的自我扩张具有关键作用。改革税制的基本思想,在于确立对政府无限权力的宪法性约束,改革要点则在于确立关于政府税制的制度性约束,即公民的以税基、税种、税率结构为要项的公共选择制度,而不在于传统的平等、效率等伦理规范的约束。

(5)监督政府。公共选择理论汰为,通过成立外部专家委员会,定期对政府机构的职能进行评审,确定其应提供的公共产品量,核定其可以支配的预算资金等,是对政府进行有效监督的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