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25公共行政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党分赃制
【答案】政党分赃制,又称政党分肥制,是指政党在选举获胜以后,将行政职位分配给本党主要骨干的体制。政党分赃制的目的在于对本党干部做出贡献的赏赐,促进党务人员为政党服务。而且政党通过让本党主要领导成员占据主要行政职位,达到了控制行政体系和国家机关的目的; 在政党执政期间,可以极大地加强本党的各方面实力,巩固政党的合法统治地位。政党分赃制的弊端在于官员随所属政党的胜败而进退,因此造成用人不当,行政效率低下,政府浪费严重,官吏贪污舞弊,党派倾轧,政争激烈。
2. 非强制收入
【答案】非强制收入是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获取的收入,如公有财产和公有企业收入等。
3. 行政决策体制
【答案】行政决策体制是指关于行政决策主体的构成及其职权关系的制度,是指行政决策的各个子系统,即决策枢纽系统、决策信息系统、决策咨询系统的组成、职能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行政决策体制是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科学化的行政决策离不开合理的、科学的决策体制。同时,合理的、科学的决策体制也为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建立了一种有效的制度化机制。在现代行政决策体制中,除了行政决策的枢纽系统外,还包括决策信息系统和咨询系统,特别是咨询系统,实际上为行政权力集团以外的人员参与行政决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制度化途径。
4. 知行合一
【答案】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其主要内容是:不仅要认识,尤其应当实践,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知行合一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这是指意识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必须有意识的指导,实践才能顺利的展开和完成。
对于领导者提升领导力而言,无知的行是盲动,无行的知则非真知。所以,唯有知行合一,才是不断提升领导力的正途。
5. 典范革命
【答案】典范革命,又称范式转换,是指改变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重新构建理论规范,并以新的理论规范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基础的过程。范式转换的出现,是因为已有的范式不能说明与解释新出现的事实与社会现象,直接导致了反常和危机的出现,进而使新范式产生成为必然。范式转换的实质是旧范式灭亡和新范式发生的过程。范式的作用集中于:理顺和总结现实,理解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预期和预测未来的发展,从不重要的东西中区分出重要的东西,弄清我们应当选择哪条道路来实现我们的目标。
6. 发展行政
【答案】发展行政是指政府通过公共行政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发展行政是一种以社会为诉求对象的行政现象。“促动”是发展行政的基调,行政发展是发展行政的基础,政府以此为前提审时度势、主动进取,打破“汉承秦制、萧规曹随”的旧习,通过向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即公共政策及其执行,来引导、推动、促进社会的快速、均衡、稳定、持续的发展进步。发展行政是政府行政组织管理能力的表现,对于政府自我更新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7. 公共财政
【答案】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 它是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的身份从市场上取得收入,井将这些收入用于政府的公共活动支出,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充分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活动。
8. 要素分析法
【答案】要素分析法是指通过投入要素与结果要素转换率的分析进行效率测定的方法,包括: ①单要素分析是对某一特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分析,单要素可以是物质要素,也可以是货币要素,单要素分析还可以用增值率来计算,即工作人员的人均增值额。增值率可以用货币来计算,也可以用其他尺度来衡量;
②多要素综合分析即对上述各种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的综合分析。
9. 法治行政
【答案】法治行政是指行政管理活动的开展必须遵从法律精神或规定的原则。法治行政强调适度的灵活性,偏重于动态的行政依法治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防止特定的个人凌驾法律而伤害其他大多数人的利益。法治行政是依法行政原则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演进,是法治主义与灵活适应相统一的行政,是维护法律制度与推动社会进步相一致的行政,是运用法律原则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行政。
10.报酬性权力
【答案】报酬性权力是指主体通过对客体所希望得到的相应资源的控制,而使客体服从的一
种权力。这一权力的根源是交换的不平衡性,行政主体一旦控制了资源本身或控制了取得资源的途径,就拥有了相应的权力。客体的服从是因为他们希望得到相应的资源。
二、简述题
11.结合实际,论述转轨时期如何加强行政伦理建设。
【答案】转轨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生重大变化,容易产生行政伦理失范问题,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行政伦理教育
行政伦理建设,要通过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学习、教育、培训的过程,加大行政伦理建设的力度,提高公务员对行政伦理的认知水平,使公务员认识到良好的行政伦理是为政之本。要加强对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公务员的道德自律意识。行政伦理教育的内容应当体现时代精神,内在地显示时代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趋势。
(2)强调行政伦理立法
行政伦理立法,是把伦理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使伦理具有与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同等地位的监督、执法权力的法律效力和作用。在现代,越来越多的伦理规范被纳入社会的法律规则体系之中。在文明发达、法制健全的国家中,法律儿乎已成了一部伦理规则的汇编。为了保障行政伦理,还必须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通过以法制权,以权制权,以民制权,以德制权,使权力变成相对的权力,可以监控的权力。
(3)发展公民社会对行政活动的干预和监督
在民主政治中,行政人员的公务活动是公共责任的行为,促进社会成员对公共决策的干预和参与,加强公民的政府责任意识,尤其是在行政系统的输入方面要强化,民众不应是行政系统输出方面的被动接受器,而应该在输入与输出两方面都是积极的参与者。
12.简述“霍桑试验”及其在管理学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答案】(1)“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是指根据科学管理原理探讨工作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的实验。霍桑实验自1927年开始持续到1932年。由三位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及怀特赫德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进行。霍桑实验分为三个阶段的实验:
第一个阶段,继电器装配室实验和云母剥离室实验。该阶段实验证明,工人的态度与情绪的改变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团体社会关系的改变是造成劳动生产率升降的主要原因
第二阶段,谈访计划。该阶段实验证明:改善工作环境中人际关系模式、实现人性激励的重要方面。这种改善将直接影响到士气以至工作成果。谈访计划还证明:在组织中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实行参与管理,可以使工人的工作态度和情绪好转,从而使产量增加。
第三阶段,绕线机组实验。该实验证明:企业中不仅存在正式组织,而且存在非正式组织。有效的管理是要在正式组织所要求的“效率的逻辑”与非正式组织所要求的“感情的逻辑”之间建立平衡,并通过满足组织成员的某种社会——心理需要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