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春工业大学教育管理学(跨学科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育成本
【答案】教育成本是指培养学生所耗费的社会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其货币表现为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直接和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按不同标准,教育成本有不同分类:①社会平均成本和个别成本; ②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 ③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④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 ⑤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⑥生均年教育成本和生均全期教育成本; (7)教育要素成本、教育工资成本、教育边际成本、教育单项成本、教育精神成本等。从成本核算角度,有不同计算公式:教育成本二教育社会成本+教育个人成本; 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教育成本=教育固定成本+教育变动成本。研究教育成本,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和分析,有助于教育部门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教育和学校管理水平,有助于教育计划和学校计划的编制,教育经费的合理负担等。
2. 教育经济效益
【答案】教育经济效益亦称“教育投资经济效益”、“教育经济收益”、“教育经济价值”等,是指一国、一地区、一学校投入教育的资金与教育产出的成果的比较。教育的进行必须投入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即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条件下,表现为一定的货币资金。同物质生产领域不同,教育的产出包括:①直接产出,即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的各种不同熟练程度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 ②间接产出,即这些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投入社会经济之后,由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引起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国民收人(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3. 组织结构
【答案】组织结构是关于组织在运行中涉及的目标、任务、权力、操作以及相互关系的系统。它涉及到组织的管理幅度的确定、组织层次的划分、组织机构的设置、各单位之间的联系沟通方式等问题。因此,组织结构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组织形式,这种形式是由组织内部的部门划分、权责关系、沟通方向和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
二、简答题
4. 分析说明我国建立公务员制度的意义。
【答案】公务员制度是指对公务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惩、职务升降、任免、培训、待遇、退休、监督、保障等各个具体制度和体制系统的有机构成总体。我国建立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等,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使我国政府机关的人事制度,由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转到与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轨道上来。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改革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一统”的干部管理体制,使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政府工作人员,从干部队伍中分离出来,形成符合政府机关特点的管理制度,有利于用人与治事更好地结合起来; 改革了单靠推荐、领导考察等传统选拔人才的方式,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体现公开、平等、竟争、法规原则的用人环境和人员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和作用的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
(2)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进一步促进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实行公务员制度,有利于消除原人事制度所形成的干部、工人及不同所有制单位人员身份上的界限,打破不利于人才成长的各种束缚,让各类人才凭着白己的德才素质,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从而为公民平等行使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提供更多形式和途径,保证宪法的规定能更好地贯彻落实。
(3)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为反对腐败、搞好政府机关的廉政勤政建设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反对腐败,加强政府的廉政建设,是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政府对此也十分重视。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能从多方面促进廉政建设:一是通过开展权利义务、纪律教育和人员培训等多方面措施,提高人员素质,抵制腐败因素的影响; 二是通过建立系统的法规体系,堵塞管理卜各种漏洞; 三是通过考核、回避等制度和公开化管理,形成有效的内外监督制约机制,创造廉洁行政的良好环境; 四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改善公务员的生活待遇,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抗御腐败的能力。
(4)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有利于造就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精干、高效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队伍,形成强有力的政府工作系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的组织保证。
5. 简述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上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于西方国家,由皮奥里和多林格创始。70年代中期后,戈登、爱德华兹、卡诺等进一步发展了皮奥里和多林格的理论。他们通过历史分析,系统地说明了劳动力市场的划分过程及其特点,说明不同的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受到不同的待遇,阐明了劳动力市场划分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使之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1)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反对人力资本理论关于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成正比例关系的观点,认为劳动力市场分为两部分,即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
(2)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是有许多区别的。
①在卞要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是比较高的,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基本上是成立的,但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是比较低的,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比例关系是不成立的。
②在种族方面,劳动力主要市场是由白人占据统治地位,这个市场工资待遇较高,就业机会多,工作比较保险,而次要市场则不然,次要市场大部分是黑人劳动力,工人工资待遇低,容易
失业,没有工作保障。
(3)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使用教育文凭,将工人分配到不同的劳动力市场是资本家阶级分化工人、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有效手段。它断言,西方国家政府为青年及低下层失业者举办的各种培训不能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 不能增加他们的收入,因为这些人都被困于机会有限的次要市场,培训与就业和工资收入没有多少联系。
总之,这一理论认为,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工资的关系在主要劳动力市场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但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对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正相关关系是持怀疑态度的,进而论证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有把劳动力分到不同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劳动力在不同的劳动市场受到不同的待遇,说明教育有把人等级化的作用。
6. 教育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答案】教育评价在教育管理各项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几点:
(1)选拔功能
选拔功能,是指在选拔人才时,采用评价的方法,可以了解人才的德、才、绩、能等情况,为选择合格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据。教育评价的人才选拔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评价对人才的鉴定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利于全面衡量人才质量。其次,评价对人才的标准是相对统一和客观的.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最后,评价是对跨世纪人才的预测,有利于创设人才竞争的机制。
(2)管理功能
管理功能,是指评价可以在宏观上加强对学校的监督与管理,通过评价的反馈,获得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信息,为优化管理服务。教育评价的管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过教育评价,可使人们明确自己的职责,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其次,通过教育评价,可以协调各种关系,从而加强宏观控制; 再次,通过教育评价,可以确定每个人的劳动价值,从而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3)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指评价可以用于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教育评价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评价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机,并使之朝着教育目标不断进步。其次,教育评价能给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为改进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效率服务。在教师主导型的评价中,教育评价能为教师改进工作、为校长改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在学生主导型的评价中,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能了解自己的知识、智能等方面的状况,明确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为自我教育提供依据。
7. 教师管理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教师管理的原则是指在教师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活动规范。它是进行教师管理活动的具体指导思想,也是衡量教师管理活动的具体I_作标准。教师管理要达到预期的月的,就必须根据教师的特点,结合人事管理的一般规律,贯彻执行以下几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