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中国税制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综合所得税

【答案】综合所得税是对纳税人的各项应税所得(如工薪收入、利息、股息、财产所得等)综合征收。综合所得税最先出现于德国,多采用累进税率。这种税制较为充分考虑了纳税人的总体负担能力,能够量能课税,公平税负。需要纳税人纳税意识强、服从程度高,征收机关征管手段先进、工作效率高。

二、简答题

2.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有哪些特点?

【答案】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在征收制度上实行分类征收制。即将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划分为11类,并对不同的应税项目实行不同的税率和不同的费用扣除标准,实行按年、按月或按次计征等,从而简化计算,方便征纳双方,以控制税源;

(2)在费用扣除上定额和定率扣除并用。定额扣除的标准为3500元或4800元,定率扣除的标准为20%,从而把征税的重点集中在高收入者的身上,以体现多得多征、少得少征和公平税负的政策精神;

(3)在税率上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并用。对工资和薪金所得、承包经营所得、承租经营所得、个体工商户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对除前三种应税所得以外的应税所得实行比例税率,从而实现对个人收入差距的合理调节;

(4)在申报缴纳上采用自行申报和代扣代缴两种方法。对可以在应税所得的支付环节扣缴的,均由法定的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税款;对于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个人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等情况的,由纳税人自行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这样有利于控制个人所得税税款的流失,也便于个人所得税的征管。

3. 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是如何规定的?

【答案】房产税的计税依据为房产的计税价值或房产的租金收入。按房产计税价值征收的,称为从价计征;按房产租金收入计征的,称为从租计征。

(1)从价计征

①房产税从价计征,是指以房产余值为计税依据。房产佘值是房产原值减除10%〜30%后的余值。具体减除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减除幅度的确定既要考虑到房屋的自然损耗,又要考虑到房屋的増值因素。

②房产原值,是指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在账簿“固定资产”科目中记载的房屋造价(或

原价)。纳税人未按会计制度记载原值的,在计征房产税时,应按规定调整房产原值;对房产原值明显不合理的,应重新予以评估;对没有房产原值的,应由房屋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参考同类房屋的价值核定。

(2)从租计征

①从租计征,是指以房屋出租取得的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租金收入是房屋产权所有人出租房产使用权所得的报酬,包括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如果是以劳务或者其他形式为报酬抵付房租收入的,应根据当地同类房产的租金水平,确定一个标准租金额从租计征。

②对于出租房屋的租金收入申报不实或申报数与同一地段同类房屋的租金收入相比明显不合理的,税务部门可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核定其应纳税款。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机关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4. 列入我国消费税征税范围的消费品包括哪几类?

【答案】按照《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我国应征消费税的有14个税目,有的税目还进一步划分若干子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一些过度消费会对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费品,如烟、酒、鞭炮、焰火等;

(2)奢侈品、非生活必需品,如贵重首饰、化妆品等;

(3)高能耗及高档消费品,如小轿车、摩托车等;

(4)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石油类消费品,如汽油、柴油等;

(5)税基宽广、消费普遍、征税后不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并具有一定财政意义的消费品,如汽车轮胎等。

5. 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是如何划分的?

【答案】(1)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应税销售额在税法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是指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

第一,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50万元(含)以下的。

第二,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含)以下的。

“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占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

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2)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税销售额超过税法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

下列纳税人不属于一般纳税人:

①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

②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

6. 简述关税分类的内容。

【答案】关税是指国家海关对进出我国关境的货物或物品征收的一种税。根据不同的标准,关税有不同的分类,具体如下:

(1)以通过关境的流动方向分类

①进口关税。即海关对输入本国的货物或物品征收的关税。

②出口关税。即海关对输出本国的货物或物品征收的关税。

③过境关税。过境关税是对外国运经本国关境到达另一国的货物征收的关税。

(2)以关税计征方式分类

①从量关税。以征税对象的数量为计税依据,按每单位数量预先制定的应税额计征。 ②从价关税。以征税对象的价格为计税依据,根据一定比例的税率进行计征。

③复合关税。对一种进口货物同时订出从价、从量两种方式,分别计算出税额,以两税额之和作为应征税额。

④选择性关税。对同一种货物规定从价、从量两种税率,在征税时选择其中征收税额较多或较少的一种。

⑤滑动关税。对某种货物在税则中预先按该商品的价格规定几档税率。价格高的该物品适用较低税率,价格低的该物品适用较高税率。

(3)以关税的政策取向分类

①歧视关税。指对同一种进口货物,由于输出国或生产国不同,或输入情况不同而使用不同税率征收的关税。

a. 反倾销税。即为了对付和抵制进行倾销的外国货物进口而征收的一种附加关税。 b. 反补贴关税。即出口国政府直接或间接给予本国出口产品津贴或补贴,进口国在进口该产品时征收相当于津贴或补贴部分的附加关税,以抵消出口国政府的资助。

c. 报复关税。即他国对本国货物、船舶或企业实行歧视性税收待遇,本国也对他国的货物、船舶或企业实行歧视性税收待遇以报复。

②优惠关税。指对来自某此国家的进口货物使用比普遍税率较低的优惠税率征收的关税。 a. 互惠关税。贸易国双方签订协议,对进出口货物征收较低的关税甚至免税。

b. 特惠关税。一个国家或某一经济集团对某些特定国家的全部进口货物或部分货物单力一面给予低关税或免税待遇的特殊优惠。

c. 最惠国待遇关税。指缔约国一方承诺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兔等待遇,缔约国另一方可以享受同样待遇。

(4)以关税的征收目的分类

①财政关税,即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②保护关税,即以保护本国工业和农业发展为主要日的而征收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