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藏大学财经学院842财政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预算管理体制

【答案】预算管理体制是指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各种制度的总称。它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建国以来,我国预算管理体制随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进行过多次调整和改进。为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自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之后,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建立了分税制的预算管理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有利于稳定中央与地方各级预算收入来源,明确各级预算的职能、权限,做到权责结合,充分调动各级政府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2. 负荷定价法

【答案】负荷定价法是指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的一种定价方法。在电力、煤气、自来水、电信等行业,按需求的季节、月份、时区的高峰和非高峰的不同,有系统地制定不同的价格,以平衡需求状况。在需求处于最高峰时,收费最高,而处于最低峰时,收费最低。

3. 政府干预

【答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能够高效配置资源,但是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一个市场失灵的问题,例如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等。为了弥补市场失灵,提供相关具有正的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以及公共服务,这就需要政府制定各种经济政策或者采取各种经济手段对现实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干预,这就是政府干预。

4. 延期纳税

,系允许纳税人对那些合乎规定的税收,延迟缴纳或【答案】延期纳税亦称“税负延迟缴纳”

分期缴纳其应负担的税额。这种方式一般可适用于各种税,且通常都应用于税额较大的税收上。在施以这种办法的场合,因可延期纳税,纳税人等于得到一笔无息贷款,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纳税人解除财务上的困难。采取这种办法,政府的负担也较轻微,因为政府只是延后收款而已,充其量只是损失一点利息。

5. 国债期限结构

【答案】国债的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性质债务的互相搭配,以及债务收入来源和发行期限的有机结合。国债期限结构是指国债以偿还期为标准,可分为短期国债、中期国债、长期国债和永久国债。

一般而言,短期国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1年以内的国债,1~5年的国债被称为中期国债,5年以上的国债被称为长期国债。永久国债是指没有偿还期的国债,只是按年付息,但可以上市流通,随时兑现。

改进国债期限结构,对完善我国国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国库券开始发行时期限为10年,1985年调整为5年,后又缩短为3年,其他种类的国债也大多为3~5年。以3~5年的中期国债为主的国债期限结构缺乏均衡合理的分布,易于导致国债偿还集中到期,且难以发挥国债的调节作用。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单一的国债期限结构不利于投资者进行选择,很难满足持有者对金融资产期限多样化的需求,其结果必然使国债的形象欠佳,吸引力较弱。从1994年起,为了使期限结构合理化,已经开始适量发行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发行短期国债,主要是用于平衡国库短期收支,同时作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长期国债通常用于周期较长的基础设施或重点建设项目。

6. 票证补贴

【答案】票证补贴指由政府按户或按人发放一定量针对某邺商品的票证,持票证购买商品,价格低廉,超出票证规定的数量,则须按较高的价格购买。它实质上是对供不应求的商品的一种特殊补贴。由于某些商品供不应求,按照市场规律,这些商品的价格将上涨,从而会排挤部分购买力较低的消费者。但这些商品又是人们必须或偏好消费的,为了使人们都能购买这种商品,政府强制这些尚品降价,由于供应不足,降价的商品必须限量供应,这样就形成了票证。

7. 按财政收入管理方式分类

【答案】目前,我国将全部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按管理方式的不同区分为预算内和预算外两大类。

预算内收入仅涵盖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中的一般预算收费,它的明显特征是纳入国家预算统计、按国家预算立法程序管理、由政府统筹安排使用。

预算外收入是和预算内收入相对应的,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和非税收入中的政府性基金收入都属于预算外收入,预算外收入在收入性质上明确定义为财政性资金,但小纳入国家预算(一般预算)统计、管理和统筹使用,而是另外编制基金预算,专款专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8. BUT 投资方式

【答案】BOT 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 (建设一经营一转让)的缩写,它是政府吸引非官方资本加入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投融资方式。政府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项目授子为该特许权项目设立的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待特许期满,项目公司在收回项目建设成本和取得合理利润后,将特许权项目无偿交给政府部门。BOT 方式大多用在基础设施项目上,如电厂、机场、公路、隧道、港口水处理厂等公共项目上。

二、选择题

9. 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需满足的条件是( )。

A. 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

B. 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

C. 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

D. 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与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之和最大

【答案】A

【解析】当公共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等于私人物品支出的边际效益时,不可能通过社会资源的再分配而使得一方收益不减少的情况下而增加另一方的收益,即此时已经达到了帕累托最优效率状态,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

10.内债的发行区域局限在( )。

A. 本国行政区域内

B. 本省范围内

C. 本企业范围内

D. 银行之间

【答案】C

11.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是( )。

A. 国家储备支出

B. 基本建设投资

C. 支付债务利息

D. 购置交通工具支出

【答案】C

【解析】经常性支出的特点是它的消耗会使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受益。基本建设投资,国家储备支出和购置交通工具支出有一部分是在当期受益,但更多的是在以后的较长时间内受益,故属于资本性支出。

12.消费税计税依据采取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两种计算方法,因此,下列项目中采用从量定额征税的是( )。

A. 汽油

B. 化妆品

C. 小汽车

D. 金银首饰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