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青海民族大学公管院723公共行政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系统论

【答案】系统论是指对传统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各自偏颇的否定,强调用综合的、全面的、相互关联的观点来看待、分析和研究组织管理现象的一种理论。系统论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L. 贝塔朗菲提出的一种理论构架。系统论的要点在于:

①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系统论强调组织的部分、部分之间的交互影响、部分之和组成的整体的重要性,强调组织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把组织看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从而使人们对组织的一般性质和一般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②组织系统内部以及组织系统和环境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份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系统论为人们研究世界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也为各个学科的沟通提供了前提。

2. 行政管理学

【答案】行政管理学是关于公共行政制度或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发展性的比较系统的思想、理论、逻辑、指示和方法的体系。在一般情况下,它主要反映政府(国际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自身事务的活动,并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研究,发掘公共行政管理的规律性,帮助和推动这些活动的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合理化、效率化和时代化的进程。

3. 政治责任

【答案】政治责任是指政府及其官员因其享有和行使国家行政权而承担的政治义务,包括维护社会制度,维护宪法精神和原则,维护国家法律制度,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民生命和财产不受侵犯,维护社会稳定、秩序和发展等方面的责任。政治责任与普选制相联系,一般表现为经直接或间接公民选举而就任的政府首脑及其所属政务官员对选民或对议会所负的责任。当政治责任承担者不能履行或背弃其责任时,就将受到授权者的追究。

4. 狭义行政责任

【答案】狭义的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公务人员作为政府的构成主体,在代表国家实施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当其违背与其公务身份同时产生的义务和职责时所承担的责任。狭义行政责任又有两种情况,即法律上的行政责任和普通的行政责任。法律上的行政责任主要指因触犯法而产生的行政责任,其主体恒定属于个人,他人不能为之承担或互换。普通的行政责任则主要指因具的工作制

度或道德品质而产生的行政责任,不涉及法律问题。

5. 品位分类

【答案】品位分类是指以国家公共部门工作人员所具有的资格条件为主要依据,以职务或级别高低来确定待遇的人事分类制度。品位分类是以“人”为中心的分类体系,其特点是把公务员分成不同的品位等级,公务员既有代表其地位高低、资格深浅、报酬多寡的官阶,又有代表其权力大小、职责轻重、任务难易的职位。品位分类的对象是人以及人格化的职务等级以及人所具有的其他资格条件。

6. 虚君制度

【答案】虚君制度是指由英国开创的“国王监朝而不理政”的制度。虚君制度是人类历史上依法行政实践的开始。“光荣革命”之后,英国资产阶级于1689年通过议会颁布了在人类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权利法案》,1701年又制定了《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征税,国王没有搁置、暂停、否定法律的权力,国王不能随意更换陪审法官,国王不得拥有常备军,由此开创了“国王监朝而不理政”的虚君制度,通过法律极大地限制了工权。

7. 行政职能扩展

【答案】行政职能扩展是指在现代国家中政府的行政功能较之传统行政得以扩大的现象。较之于传统行政,在现代国家中,政府的行政职能得到了扩展,国家行政机关己经涉足相当多的立法功能、司法功能和检察功能,即行政立法和行政司法。政府行政职能的扩展是一种世界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一方面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发展问题的重视和关切,另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国家职能和传统法制原理的再认识,同时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

8. ABC 管理法

【答案】ABC 管理法是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将管理对象按重要程度进行统计、排列和分析,分清重点与一般并区别管理的一种定量管理技术。ABC 管理法的原理是按帕累托曲线所示意的主次关系进行分类管理,又称“ABC 重点管理法”、“分类管理法”或“帕累托分析法”。具体地说,就是对管理对象根据其不同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 , B , C 三类,以此来确定哪些是管理的重点对象(A 类),哪些是管理的一般对象(B 类),哪些是管理的次要对象(C 类),并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的管理方法。ABC 管理法强调用数据来分类分析,通俗易懂,简单易行,又易见成效,在现代管理中日益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它引导人们把主要精力集中于重点问题的管理,同时兼顾其他次要问题,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9. 悟道

【答案】悟道是指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清本质,找到规律的过程。悟道本身是一个磨练的过程,要以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中心,寻求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健康、强劲、持久、广泛的交互作用的最佳途径和方式。悟道是提升领导能力的一种主要途径。对于领导者,悟道的意义在于在

自觉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修养,不断理解客观世界、理解自我,以及客观世界与自我的关系; 其价值基点在于寻求和确立主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10.新公共服务

【答案】新公共服务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论。这一理论是由以罗伯特·登哈特和珍妮特·登哈特夫妇为代表的一批公共行政学者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是企业家政府理论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新公共服务基本的理念是,全体公民才是国家、政府乃至全部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政府的基本职能既不是、也不应是“掌舵”或“划桨”,而是回应公民诉求,为公民提供服务。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要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①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②公共利益是目的而不是产品。

二、简述题

11.绩效评估对公共管理带来了哪些新观念?

【答案】公共管理新理念主张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强调权力非集中化,公民为本和结果导向等。绩效评估为这些新理念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1)绩效评估与公民为本。公民为本的理念是针对实践中公仆意识的缺乏和政府信任危机提出来的,其内涵包括回应公民需求、倾听公民呼声、给公民以选择权、公共服务设计和提供中的公民参与、以公民满意为部门绩效评价的主要标准等。显然,没有公民满意状况的持续调查,没有立足公民对管理活动效果的测定,那么公民为本只能流于空洞的口号。

(2)绩效评估与权力的非集中化。传统行政模式权力过分集中和死板的规章制度压抑人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导致效率低下。公共管理的新模式要求分权,“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作为组织绩效的测定和展示,绩效评估为上级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和控制绩效的手段,从而为分权化改革提供了基础。

(3)绩效评估与“结果导向”的管理。结果导向的管理要求“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而按效果拨款的前提是对结果(即绩效)的科学测定。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由于不衡量效果,也就很少取得效果”。反过来说,现代管理要取得效果,就必须对结果进行科学的测定。

(4)绩效评估与市场机制。市场机制主要是竞争机制,包括公私组织之间、公共组织之间的竞争。绩效评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公共服务机构与公众的关系上,绩效评估能提供各个公共服务机构绩效方面的信息,引导公众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对公共机构形成压力,迫使它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在公共部门内部,绩效评估和在此基础上的横向、纵向比较有助于形成一种竞争气氛,同样会起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效果。

12.简述行政监督内在机制的意义。

【答案】国家行政组织是根据宪法而设定的组织形态。这种组织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并以一整套法规制度去规范其机关行为和公务员行为; 这种组织以合理——合法的职权观点为基础,是一个井然有序的权责体系; 在则个组织中,每个成员都占有一个职权确定的职位,并以职位高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