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天津大学教育学院734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举例阐述信号检测论在测量感受性方面的优势及其应用领域。

【答案】信号检测论是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的对象是信息传输系统中信号的接受部分。信号检测理论将被试的感受性和辨别力分离出来,是对传统的心理物理学方法的重大突破。

信号检测理论是信息论的分支,应用了信息加工原理。因为人的感官、中枢分析综合可以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因此可以对它进行分析,这个理论还可以加深人们对感受系统的理解。信号检测理论引入心理学,解决了传统心理研究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把被试的反应倾向和辨别力区分开来。同时实验表明,用传统心理物理法测得的痛阈提高了,并不意味着痛觉感受性的下降,而常常是由于改变了极痛标准而造成。统计决策理论是信号检测理论的数学基础。这个理论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把操作者的感觉敏感性和反应偏向分开,为研究提供了分析工具。其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学心理学中的应用

异常症状既可以出现在病人也可以出现在正常人身上,医生最初的任务是做出“是”或“不是”的决断。一部分研究者则关注更具体的诊断问题。对痛阈的新的认识否认了传统认为痛阈的提高是由于痛感觉的减轻所致。事实上,被试的感觉辨别力始终没有多大改变,所改变的仅仅是他的痛阈报告的标准。

(2)工程心理学中的应用

在复杂的人机关系中,警戒操作是工程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警戒是指操作者在相当长时间内,对环境中偶然出现的某种信号的觉察并做出反应的持续准备状态。对警戒衰退所做的信号检测论分析表明,应该把击中概率和虚报概率两者结合起来,还应把感觉敏感性和反应偏向分开处理才能说明警戒下降的真正原因。

(3)认知研究中的应用(短时记忆,再认记忆的研究)

除了在感知觉方面的研究外,信号检测论还可应用于再认记忆研究中,在再认记忆中,被试所面临的操作实际上是检测当前的刺激(可能识记过,也可能未识记过,既可能是信号,也可能是噪音),将它同记忆痕迹进行“匹配”,作出“是”或“不是”的反应,这一操作可以看作是典型的信号检测论问题。

2. 跨文化研究设计的两种研究取向是什么?

【答案】跨文化研究的两种研究取向是

(1)文化普遍性,是将一个文化中的行为与另一种文化或所有文化中的行为进行比较,找出

所有文化都适用的有效原则,并确定比较不同文化中人类行为的理论框架。从事普遍性研究的研究者站在外部客观的立场上对两种或尽可能多的不同文化群体进行研究,以比较不同民族或文化群体的各种行为,其比较文化行为的标准是绝对的或普遍适用的。

(2)文化特殊性,是只使用某一特定文化的方法、概念和行为解释,运用地方性标准和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理论框架来分析本土文化内的心理问题,因而不具有文化上的普遍性。

3. 试述脑认知成像技术中fMRI 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案】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采用核磁共振仪来测量生理活动的变化或异常引起的血氧含量变化的技术. 通常血氧含量升高说明流入某一组织或大脑功能区域的血流增加,则表现出该组织或者功能区活动处于激活状态。

fMRI 的优点:

①成像受体和其他刺激神经组织的作用物

②对葡萄糖代谢进行直接测量

③没有核磁感受性的人为现象

④可为听觉任务创造安静的环境

⑤在靠近流动性空间处成像

⑥因不存在磁场而易与ERP 及其他测量设备结合

⑦可重复扫描

⑧可进行单被试分析

⑨更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

⑩单一试验设计

⑪评估血动力反应,分离刺激与任务

fMRI 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空间局限性

某些空间上的局限性限制了 fMRI 所能测量的内容,例如,fMRI 的空间分辨率虽然可以达到1毫米3, 但在进行功能性研究时却通常要设定在3毫米3, 这种空间分辨率上的限制所造成的影响是,某些结构中的激活可能被错误定位或完全漏掉。

(2)人为激活现象

人为激活指的是那些并非由神经系统的活动所导致的激活,它可能是由一些预料不到的来源所致。例如,一项研究中得到了与对颞极的电刺激的期待有关的显著PET 激活,然而后来研究者才发现这个短暂的激活实际是位于下颂,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被试预料到了电刺激而咬紧了牙关,诸如此类事先难以预料的因素均可能对实验结果的真实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3)时间分辨率的限制

由于对神经事件的血动力反应存在着潜伏期和持续时间,这使_也具有其自身的时间限制,例如,血流量的变化通常要在神经事件结束后的数秒才能达到高峰,这便影响到_在某些研究应用中

的时间精度。

4. 简述统计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定义及其关系。

【答案】(1)统计检验中两类错误即错误和错误。 ①错误是指当零假设成立时,拒绝零假设犯的“弃真”错误,也叫I 型错误; ②错误是指当零假设不成立时,未拒绝零假设所犯的“取伪”错误,也叫Ⅱ型错误。 (2)错误和错误相互之间的关系 ①

等于1。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不可能同时减小或増大。 ③统计检验力。反映着正确辨认真实差异的能力。统计学中称为统计检验力。假如真实差异很小时,某个检验仍能以较大的把握接受它,就说这个检验的统计检验力比较大。

5. 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变量是哪些?

【答案】心理学研究中变量的主要主要有:

(1)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

①刺激变量简称S 变量,是指已知的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包括研究者可以

a. 自然性刺激和社会性刺激;b. 具体性刺激和抽象性刺激;操纵和控制的环境特征,其形式主要有:

c. 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

②机体变量也称被试变量、属性变量,是指被试本身对行为反应有影响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分为稳定特征与暂时特征,还可以分为生理上的特征和心理上的特征。

③反应变量指由刺激引起的有机体行为的任何变化。人对刺激的行为反应可以分为言语行为反应和动机行为反应。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度量:a. 速度;b. 准确性;c. 难度或量表分数、评定分数;d. 次数或机率;e. 幅度和强度。

(2)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①自变量指在实验中被实验者加以操纵的变量。只要研究者认为能够影响行为,并能够对其进行操纵,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都能够成为自变量。

②因变量是在实验中被试对刺激做出的反应,即实验者观测和记录下的随着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被试行为反应值。因变量依赖于实验者对自变量的操纵。

③控制变量指在实验中实验者需要通过保持恒定等方法使其中立化的潜在变量。

6. 为什么说心理学的性质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答案】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从心理学的性质看,它具有三方面的特点: (1)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

(2)心理学是具有不同分析单位的学科,包括群体、个体和分子三个层次:

不一定等于1。因为与是在两个前提下的概率。是拒绝H 。时犯错误的概率(这不一定时前提是“Ho 为真”);是接受H 。时犯错误的概率(这时“H。为假”是前提),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