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陕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A. 团体

B. 常模团体

C. 受测人群

D. 样本

【答案】B

【解析】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是心理测量中作为参照标准的被试团体。

2. 一个2×3的多因素设计可以得到( )个交互作用。

A.1

B.2

C.3

D.6

【答案】A

【解析】2×3的多因素设计是指包含2个因素的实验设计,一个因素有2个水平,而另一个因素有3个水平。在这个实验中共存在2×3=6种实验条件。在多因素实验中,交互作用的个数为2n -n-1,其中n 为实验所包含的因素数,因此,这个实验设计中包含的交互作用数是22-2-1=1。

3. 在方差分析中,( )反映的是样本数据与该组平均值的差异。

A. 总离差

B. 组间变异

C. 抽样变异

D. 组内变异

【答案】D

【解析】组内变异是由组内各被试因变量的差异范围决定的,主要指实验误差,或组内被试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变异。

4. 被试间设计采用的同质化分组技术,除了匹配技术之外,还有( )。

A. 联想技术

B. 随机化技术

C. 抵消技术

D. 平衡技术

【答案】B

【解析】在被试间设计中,实验者必须尽量减少两个或多个组别中的被试差异,以保证两组

被试在实验开始时各方面都相等。被试间设计采用两类分组技术来解决等组问题:匹配和随机化。

5. 注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并由此形成了小样本研究范式的学者是( )。

A. 费希纳

B. 赫尔姆霍茨

C. 斯金纳

D. 韦伯

【答案】C

【解析】费希纳提出了用以了解人们对刺激量的心理经验的费希纳定律;赫尔姆霍茨是用反应时法对神经的传导速率提供经验测量的第一人;韦伯提出了著名的韦伯定律。而斯金纳则开创了单被试研究的范式。

6. 一个2×3×4的完全随机设计,表示( )。

A. 试验有三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有两个水平,第二个因素有三个水平,第三个因素有四个水平

B. 试验有三个水平,第一个水平有两个因素,第二个水平有共三个因素,第三个水平有四个因素

C. 试验有三个因素,两个因素有两个水平,最后一个因素有三个水平

D. 试验有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有三个水平,一个因素有四个水平

【答案】A

【解析】2×3×4的实验表明实验有三个因素,每个因素的水平分别是两个、三个和四个。

7. 数据2, 5, 9, 11, 8, 9, 10, 13, 10, 24的中位数是( )。

A.8.0

B.8.5

C.9.0

D.9.5

【答案】D

【解析】所有观察值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位于最中间的观察值即中位数。排序后为

。n=10,平均数为

8. 某研究选取容量均为5的三个独立样本进行方差分析,其总自由度为( )。

A.15

C.2

D.14

【答案】D

【解析】

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总的自由度为

9. 下列关于样本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样本量需要等于或大于总体的30%

B. 样本量大小不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C. 总体差异越大,所需样本量就越小

D. 己知置信区间和置信水平可以计算出样本量

【答案】D

【解析】一般最小样本量为30个,样本越大,真实情况越接近总体,误差越小。总体差异越大,所需样本量越大。

10.回归方程表示( )。

A. 典型的负相关

B. —条直线

C. 非A 非B

D. 选项A 和选项B

【答案】D

【解析】回归系数b 的值为-1,可知r 也为负数,回归方程呈现负相关;若则是一条直线。

11.在一个二因素组间设计的方差分析中,一位研究者报告A 因素的主效应是

因素的主效应是

B. 此研究是的因素设计 从中可以得出( )。 A. 因素B 的主效应比因素A 的主效应大

C. 研究中有114个被试

D. 这个报告一定有错误

【答案】D

【解析】在两因素的方差分析中分析因素A 和因素B 的主效应时,F 检验的分母都是误差效应,所以分母的自由度是相同的。

12.在统计学上,相关系数r=0表示两个变量之间( )。

A. 零相关

B. 正相关

组间自由度为

组内自由度为回归方程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