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各国实践表明,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提前回收现金从而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因此,探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种彻底向市场转变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证券化可以使大量沉淀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流动起来,以有效地解决我国银行目前所面临的不良资产包袱沉重的状况,同时也可以减少银行信贷风险,提高资本充足率,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理论上,分析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特殊性(与一般资产证券化相比),在介绍资产证券化的一般含义及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历史后,提出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模式设计,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应该重点进行信用增级以及交易结构的设计等方面。这是进行资产证券化所必须处理的问题。在实践上,首先介绍了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及其处置现状,并借鉴国际经验分析了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国内已完成的两个准不良资产证券化案例的分析,提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构造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完善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技术体系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