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苏州大学社会学院658公共管理学之社会保障理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国民航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814管理综合二之运筹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一) ... 2 2017年中国民航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814管理综合二之运筹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二) . 15 2017年中国民航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814管理综合二之运筹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三) . 28 2017年中国民航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814管理综合二之运筹学考研冲刺密押题(四) . 42 2017年中国民航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814管理综合二之运筹学考研冲刺密押题(五) . 59

一、简答题

1.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是:

(1)以家庭保障为基础,以农村居民为对象,以保障基本生活为目的,保障项目和保障标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2)保障资金由个人、集体、国家共同负担,多渠道筹集,以个人和集体为主。

(3)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既要保障全体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又要调动他们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和履行社会保障义务的积极性。

(4)保障生活与扶持生产相结合、物质帮助与生活服务、政策扶持相结合。

(5)政府组织、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重在制度建设,并与农村各项政策相衔接。

2. 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1)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面向不能维持起码生活水平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经济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我国的社会救助的主要项目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制度和灾害救助。

(2)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国家依法建立的面向劳动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由政府、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目标是保障劳动者在因年老、疾病、工伤、生育、死亡、失业等风险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收入来源时,能够就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此解除后顾之忧。我国的社会保险项目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

(3)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日益中日益重要的子系统,中国的社会福利子系统的包括如下主要项目:

①老年人福利,主要是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服务及其他福利;

②残疾人福利,主要包括残疾人康复事业、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就业和其他相应的福利;

③妇女儿童福利,如妇幼保健、儿童免疫、孤儿收养、妇幼津贴等; 教育福利、住房福利等。

(4)军人保障

军人保障是以军人为保障对象的一个综合性保障系统,我国现行军人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军人抚恤优待、军人保险、军人安置保障和军人福利。

(5)补充保障

在我国,除了政府主导并由专门法律具体规范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以外,还有一些非正式的社会化保障措施同时存在并发挥着相应的社会保障功能作用,如慈善事业、社区服务、企业年金、商业保险等客观上均不同程度地发挥着社会保障的作用。

3. 简述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及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意义。

【答案】(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

①新历史学派

19世纪末,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的形势,社会改良思潮兴起,一些学者提出了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条件下,由政府通过立法,实行某些社会政策,提高工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现存统治的主张。具有代表性的有德国新历史学派(又称讲坛社会主义者)的施穆勒、布伦坦诺等人提出的福利国家理论。他们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了修正。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国家的职责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而不是干预经济活动。新历史学派则强调国家的经济作用,认为国家除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之外,还有一个“文化和福利的目的”,主张由国家兴办一些公共事业来改善国民的生活。

②福利国家主义

1912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财富和福利》一书,1920年又把该书扩展为《福利经济学》,这本书系统地论述了福利经济学理论。其基本论点之一就是收入均等化,即认为一个人收入越多,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越小:反之,收入越少,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就越大。庇古认为,收入转移的途径就是由政府向富人征税,补贴给穷人。补贴的方法可以采取建立各种社会服务设施、养老金、免费教育、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房屋供给等。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为“福利国家”蓝图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此后,福利经济学和福利国家理论几经演变并广为流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③凯恩斯主义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书中提出通过国家干预、扩大公共福利支出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刺激需求增长,实现充分就业; 还提出了建立累进税制和最低工资制等观点。凯恩斯的这些主张被称作凯恩斯主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和重建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依据。

④贝弗里奇报告

1942年,英国的贝弗里奇勋爵,提出了一份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的长篇报告,制定了一整套对英国全体公民实行福利制度的指导原则,设计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措施。贝弗里奇报告

建议社会保障计划应包括:社会保险一一满足居民的基本需要; 社会救济一一满足居民在特殊情况下的需要; 自愿保险一一满足那些收入较多的居民较高的需要。报告还提出了六条原则:基本生活资料补贴标准一致的原则; 保险费标准一致的原则; 补助必须充分的原则; 全面和普遍性的原则,即社会保障应覆盖全体居民并包括他们不同的保障需要; 管理责任统一的原则; 区别对待的原则。

(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意义

①新历史学派的福利,就是通过国家的活动,对国民收入实行再分配,使那些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人们得到经济援助以缓和、协调当时的阶级矛盾。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在贝弗里奇计划的基础上,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内容广泛的高福利制度; 法国也在“全国抵抗理事会纲领”的基础上,于1946年实行了新的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可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都是有相应的思想理论为基础的。

4. 社会保险产生的一般条件。

【答案】社会保险产生的一般条件有:

(1)社会条件一一工业社会

在18世纪以前的传统农业社会里,人的生活风险都是依靠家庭来解决的。而经过18世纪的产业革命后,工厂机器大生产逐渐代替了家庭、作坊手工业,生产方式走向社会化,工业化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人口相对向城市聚集,生产的社会化又在加深劳动者之间社会联系的同时,造成劳动者对家庭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进而对社会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强。在19世纪70, 80年代的德国,社会问题异常突出,大量工人失业,包括疾病医疗、职业伤害、养老等均成为当时社会难题,而风起云涌的工人运动更是对国家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提出迫切的要求。因此,德国在颁布有关疾病医疗保险、职业伤害保险方面的立法后,又制定了社会养老保险法。可见,工业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和生活风险结构的改变,构成了社会保险产生的基本原因和强大推动力。

(2)经济条件一一社会化大生产与物质财富增长

社会保险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因为这一制度解决的是劳动者在遭遇特定事件并导致收入丧失时的经济来源间题,采取的也是发放现金或提供服务的力一式,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这一制度便不可能生存下去。只有进入工业社会后,社会化大生产才真正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社会财富亦大量增加,从而使得当时的社会有可能考虑用社会保险的方式来解决劳动者普遍存在的一些生活风险问题。因此,社会财富的增加是推动社会保险制度产生的重大因素,它构成了社会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

(3)政治条件一一社会矛后激化与工人阶级的斗争

19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开始向垄断阶段发展。德国在19世纪70, 80年代,社会问题异常突出,其原因就是由于垄断竞争中普遍存在的排挤和吞并现象造成大量中小企业倒闭,这使得工人阶级对疾病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障的需求日益迫切,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问题也日益尖锐。工人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基本生存权利,为争取社会保障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社会民主运动此起彼伏,工人运动空前高涨。在这种政治背景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