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加试(一)音乐理论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刘天华对二胡艺术发展作出了哪些卞要贡献?

【答案】刘天华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创立专业二胡学派的奠基人,为二胡在高等学府争得了一席之地。其次,他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运用民族音乐创作技法规律,而义善于吸取西洋音乐进步因素的专业民族器乐作曲家和革新家。

2. 简述国立音乐院的创办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1927年,北洋政府—厂令停办北京各高等学校所设音乐系科,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及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均先后宣告解散。我国近代著名音乐家萧友梅先生并未因此动摇其为中国教育家业创建的信心,他南下上海,在蔡元培支持下,于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建立了“国立音乐院”。这是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专业音乐学院。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29年七月。国立音乐院奉命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国立音专是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它的专业设置和教学管理模式,既吸收了欧美音乐学院的优长,又结合中国实际,设有不同层次、多种类型的专业,是后来者继承、创新的基础。它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专业的音乐家队伍,他们所从事的音乐创作和校内外演出活动,不仅显示出学校教学的巨大成果,对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艺术,也是一种积极的促进。当他们陆续毕业走向社会后,大都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事业建设发展中的主要梁柱。

3. 简述《白毛女》的意义。

【答案】(1)它开始解决如何通过音乐来具体而细致地刻画居中人物形象的问题。

(2)不仅吸取了民歌的音调作为各主要人物的主导主题的音调基础,有意识地广泛吸取了说唱、吸取等民间音乐的音调。作曲家对这些民间音调的吸取己不是简单的引用,而是根据剧中人物性格发展的需要和歌剧情节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加以选择、改造和发展。

(3)作曲家在音乐创作的形式和手法上也适当创造性地借鉴了近代外国歌剧的某些传统形式和经验,大大丰富了歌剧音乐的表现力。

4. 民族乐器常分为几类? 它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答案】常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四类,它是按演奏方法分类的。

二、论述题

5. 简述新秧歌运动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的历史意义。

【答案】新秧歌运动的历史意义:

(1)它是边区“文艺整风”运动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得到具体贯

彻的产物,为当时边区的文艺工作者如何与群众结合、如何更好地以文艺为武器来为当时的斗争服务,提供了具体的途径,积累了正确的经验。

(2)它为利用原来民间旧艺术的形式创造新的民族艺术形式,并为后来新歌剧创作的成熟发展找到了一个真正坚实的基础,并摸索出了许多实际的经验。

(3)它为根据地革命文艺的蓬勃发展,训练了一支新的文艺队伍,因而对其他各种文艺形式体裁的民族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简述吕骥的创作特色、成就及影响。

【答案】(1)创作特色

吕骥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战斗性和群众性。在题材、形式、音调的构成上显示了他的创作个性。他创作的民歌风格的作品,吸收了民间音调,在结构上采用了新的手法。八声部及四声部混合使用的5个乐章的大型合唱《凤凰涅》,是他对以戏剧性、叙事性为主导的一类音乐体裁,在曲调创作、结构形式、风格特点以及音乐内涵等方面进行了一次新的探索。

(2)成就

吕骥为后人留下了400余篇理论、学术文章,创作了近300首歌曲。代表作品有《自由神》《新编“九一八”小调》《中华民族不会亡》《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等,以及根据郭沫若长诗《凤凰涅盘》谱写的大合唱等歌曲。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创作了《中华民族不会亡》《武装保卫山西》《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保卫马德里》《新编九一八小调》等数十首群众抗日救亡歌曲,是群众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3)影响

①在音乐创作方面,他与聂耳、冼星海等革命音乐家一样,形成丁中国旗帜鲜明的革命音乐的优良传统;

②在音乐理论研究方面,他涉及音乐活动、创作、表演、民族音乐、美学、音乐史等多个领域,留下了许多有学术价值的理论研究;

③在音乐教育方面,他在中央音乐学院初步建立了中西兼备、专业较全、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新型音乐教育学府,为中国特色的现代音乐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石。

④吕骥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社会主义音乐文化的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用音乐发出时代的呼声,用音乐来教育人。

一、简答题

1. 简述延安鲁艺的音乐教学与历史意义。

【答案】(1)延安鲁艺最初的教育方针是强调面向战时的实际要求,克服边区面临的经济困难、政治压迫等种种严峻形势,采取不定期培训革命干部的教学制度。鲁艺的教学实施中比较注重教学与群众斗争的密切联系、教学与群众音乐运动的结合,以及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研究。曾实施三三制,即“三个月学习,三个月外出实习,只个月返校再学习”,后来改为集中学习的“一年制”“三年制”,延安整风后,又改为走出校门,与具体实践结合。

(2)鲁艺音乐系,克服了种种困难,为抗日根据地及后来解放区的音乐文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具有一定基础训练和丰富实干工作经验的革命音乐工作者,如,郑律成、李焕之、王萃等,后来都成为社会主义音乐建设的骨干。

2. 简述聂耳的音乐创作。

【答案】聂耳原名守信,聂耳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表现了革命群众抑制不住的革命热情,坚定不移的革命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潜在力量。他的创作为无产阶级音乐开辟了道路。他的群众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以饱满的情感表达了当时中国人民高涨的斗争情绪和对反帝斗争充满了胜利的信心。抒情歌曲《铁蹄下的歌女》《塞外村女》《梅娘曲》等反映了被压迫、剥削的人民的痛苦生活,儿童歌曲《卖报歌》《小野猫》《牧羊女》等表现了儿童的天真乐观。民乐合奏《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是他对新民乐合奏的探索。

3. 简述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创作。

【答案】黎锦晖结合儿童生活,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创作了二十四首儿童歌舞表演曲,十一部儿童歌舞剧,这些作品潜移默化地对儿童起了启蒙教育的作用,是中国现代歌剧的最旱尝试者。

(1)形式和代表作品

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创作的主要形式是儿童歌舞表演和儿童歌舞剧,儿童歌舞表演有《可怜的秋香》《三个小宝宝》《老虎叫门》《好朋友来了》《蝴蝶姑娘》等,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完全没有说白的歌舞表演; 儿童歌舞剧有《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三蝴蝶》《春天的快乐》《小小画家》等,篇幅稍大,有人物、有情节,歌舞与说白相结合的小型歌舞剧。

(2)总体特点

黎锦晖最初的几部儿童歌舞剧,没有完全突破原来学堂乐歌所采用的“选曲填词”的方式来进行编配,由他自己进行创作的段落较少。从《小小画家》开始,几乎全部的音乐都是黎锦晖根据剧情和歌词的要求进行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