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代表性曲艺音乐品种有哪些? 各举一例。
【答案】北方的鼓词(山东大鼓,京韵大鼓),南方的弹词(苏州弹词)。
2. 什么是秧歌剧? 它是怎样发展的? 都有哪些重要作品?
【答案】(1)概念和代表作
秧歌剧是一种在民间秧歌基础上产生的新型小歌剧,是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音乐工作者对传统艺术形式一一秧歌加以革新,创造出的一种熔戏剧、音乐、舞蹈于一炉的新型小歌剧。秧歌剧吸收了戏曲音乐成分和陕北民歌因素,内容多反映边区人民生产、参军、学文化、减租斗争。秧歌剧以过场音乐、齐唱、对口唱及合唱等形式来表现剧情,其语言和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乐队以民族乐器为主,根据需要适当加入西洋乐器。第一部秧歌剧是《兄妹开荒》,其后出现了《夫妻识字》《牛永贵负伤》《周子山》等一批广为流传的作品。秧歌剧的出现为新歌剧的产生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经验。
(2)发展
“文艺整风”后,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工作者最先掀起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向民间学习的热潮。1943年春节,以“鲁艺”为主在延安举行了盛大的新秧歌演出,表演者在秧歌中加进了工人、农民、八路军、学生等新时代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加进了日本兵、汉奸等反面形象,编成了一些具有一定情节的小型广场歌舞表演,即“新秧歌剧”。
3. 什么叫“学堂乐歌”?
【答案】自1904年左右开始,在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上教习的歌曲(1903年,张之洞首先将音乐课作为课程在新学堂中施行)。这此歌曲的曲调太多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歌曲(包括此艺术歌曲),由此留学欧日回国的学人填上具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内涵的新词而成。代表曲目有《何日醒》(夏颂莱编词)、《中国男儿》、《十八省地理历史歌》、《黄河》、《扬子江》等。
4. 简述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的创建。
【答案】(1)创建过程
1927年,北洋政府一厂令停办北京各高等学校所设音乐系科,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及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均先后宣告解散。我国近代著名音乐家萧友梅先生并未因此动摇其为中国教育家业创建的信心,他南下上海,在蔡元培支持下,于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建立了“国立音乐院”。这是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专业音乐学院。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29年七月。国立音乐院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2)历史意义
国立音专是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它的专业设置和教学管理模式,既吸收了欧美音乐学院的优长,又结合中国实际,设有不同层次、多种类型的专业,是后来者继承、创新的基础。它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专业的音乐家队伍,他们所从事的音乐创作和校内外演出活动,不仅显示出学校教学的巨大成果,对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艺术,也是一种积极的促进。当他们陆续毕业走向社会后,大都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事业建设发展中的主要梁柱。
二、论述题
5. 简述赵元任艺术性声乐创作的特色和成就。
【答案】(1)特色
①基本保持分节歌特点,即几段歌曲基本上都建立在同一的主题基础上,但在其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根据词意内容的要求对旋律的进行给以适当的、细节性的变化,如《卖布谣》《劳动歌》《西洋镜歌》等。
②根据词意内容和塑造意境的需要,在同一主题音调基础上写出各不相同的开始或以基本相同的结尾来进行归纳,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民间的“变头”和“合尾”等结构原则对他的影响,如《教我如何不想他》《海韵》。
③整个作品音乐的展开建立在统一主题基础上,随着歌词的发展来谱写的多段连缀结构,既不“合头”又不“合尾”,如《上山》《茶花女饮酒歌》。
④比较有特色的、以“通谱歌曲”的方法来解决其多段歌词与基本主题之间统一与对比的矛盾的结构原则,如大型合唱《海韵》。
(2)成就
①音乐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年代回国以后,30年代后还进行了一定的音乐创作活动。一生共创作了一百多首音乐作品,其中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占绝大多数。音乐作品有《新诗歌集》《儿童节歌曲集》《民众教育歌曲》及被收集在陆静山编的《晓庄歌曲集》中的作品。
②器乐创作:第一,创作了少量钢琴小曲,如1915年创作的《和平进行曲》和1917年创作的《偶成》。第二,绝大部分歌曲都是自己配以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钢琴伴奏。第三,善于根据作品形象刻画的要求创造出能够概括其总体合适的特殊音型。
6. 简述谭小麟创作的艺术特征和成就、影响。
【答案】(1)艺术特征
①在和声语言上开始突破传统大小调功能和声。
②追求大胆而灵巧的韵味和律动感。
③运用欣德米特20世纪现代作曲理论体系所创造的新技术,创作出既具有中国民族音乐气韵,又有他个人独特个性的室内性音乐作品。
④偏于淡泊清秀,又神骨·隽永,在当时我国音乐界中独树一帜,比较明显地体现在他的各种声乐创作,尤其是他的以古代诗词所谱写的艺术歌曲中。
(2)成就
①1932-1941年,他在“音专”及美国学习初期的音乐创作,代表作品有男声独唱《春雨春风》、男生二重唱《金陵城》、无伴奏女声三重唱《清平调》、无伴奏混声四部合唱《江夜》等。
②1942-1948年,他跟随欣德米特学习作曲之后的音乐创作,代表作品有艺术歌曲《自君之出矣》《彭浪矶》等; 室内乐《小提琴与中提琴的二重奏》《弦乐三重奏》等; 为中提琴与竖琴而写的《浪漫曲》,长笛、单簧管及大管的《木管三重奏》; 合唱、轮唱曲《挂挂红灯哦》《鼓手霍吉》和无伴奏合唱《正气歌》等。
(3)影响
谭小麟的这些作品是我国近代室内重奏音乐创作中努力摆脱欧洲传统风格的影响,开始走上一条艺术创新之路的标志。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