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32新闻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32新闻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 2 2018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32新闻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 18 2018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32新闻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 . 34 2018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32新闻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 . 47 2018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32新闻实务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 . 61

一、简答题

1. 简述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答案】同新闻真实相对立的是新闻失实。在实践中,报道失实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中外新闻界,并带有普遍性、顽固性的特点。几乎有媒体报道,新闻失实就如影相随,从未离开过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导致新闻失实的原因复杂,既有客观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传播者主观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

新闻写作首先要确定报道的主题和角度,这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尊重客观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不惟上、不惟钱、只惟实,不盲目地“跟风”和“跟钱”。手中的笔只有对社会、对历史负责,真实性才能得到根本保证。

(2)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

谋篇布局实际上体现作者对所报道事实的认识与分析。掌握与运用科学的方法,辩证地、全面地反映和报道事物,是防止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方面。这要求正确交代因果关系,避免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对复杂事物要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进行报道,掌握“平衡”原则。

(3)在写情节细节时要严禁想当然

新闻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不能将推测、推论、合理想象的东西作为事实来写。新闻事实常含有不可预料的方面,想当然容易失实。

(4)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材料

实践己证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反复核实,可以避免出现常识性的错误。新闻报道涉及面广,要求记者培养质疑意识:①稿件中所引用的材料,包括采访中获取的各种素材、背景资料、史料,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查询与核对。

②对被采访者的自述,即记者通过采访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也要保持质疑意识,也要核对。 ③要注意核对数字。记者在新闻写作涉及数字时,要一丝不苟,养成严谨的作风。

(5)描写要有分寸感

用词造句与描写的分寸感是体现新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对人物、事件、过程还是环境进行描写时,都要精心选择用词,力争用更准确、更恰如其分的语言去描述。有些报道失实,缘于记者用词不当或词不达意。在新闻写作中如何描写,特别是慎用形容词,对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至关重要。

(6)要注明新闻来源

在消息或者通讯写作中巧妙地交代新闻来源,做到笔笔都有依据,这是堵塞杜撰新闻的一条渠道,对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有重要的意义。

(7)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

稿件写完后一般应送审。除媒体内部把关,审稿者主要是被采访对象,以纠正稿件中的失实之处; 有些重要稿件按规定还要送有关部门审稿,避兔宏观上的失实。

2. 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答案】任何文章的写作,所遇到的基本的矛盾都是如何处理材料和观点的矛盾。新闻写作遇到的矛盾也不例外,它要处理的是新闻事实与记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基本方法是“用事实说话”。

(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没有事实的支持,就没有新闻报道。事实是新闻的实体,也是新闻的存在形式。新闻的指导性、政治性等,都是由事实派生出来的,不是独立存在的。

(2)事实胜于雄辩

新闻报道坚持用事实说话,因为事实本身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3)事实最符合受众需要

①人们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关注传媒,主要想获取信息,知道一些新鲜事,而不是首先想知道一些道理。

②从受众的心理分析,在阅读选择的时候,大多数人愿意接受记者提供的事实,相信通过自己的头脑对事实所做出的判断,而不愿轻易接受别人的观点,更讨厌那种充满大话、空话的宣传和强制性的灌输。

③传播学的理论研究指出,最好的传播效果是劝服,而不是压服。

3. 采写一篇人物特写。

【答案】示例如下:

人物特写:徐新,一个掌控20亿的女人

娃娃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她就是徐新。正是这个女人,用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判断,让十多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一飞冲天。其中三位创业者还进入了福布斯富豪榜前一百名。

七年前,29岁的丁磊执着于互联网,徐新交给他500万美元,于是有了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网易。类似的案例还有永和豆浆、中华英才网。没有她的慧眼,就没有这些熟悉的名字。但在闪光灯频频对准他们时,她已经悄然离开,来到下一个渴望资金的创业者面前。

这周一,她作为央视和《每日经济新闻》“赢在中国”创业大赛的特别评委,专程来到上海。凭借丰富的经验,爽朗的性格,很快与一群梦想创业的“愣头青”打成一片。活动结束后,她接受了本报《新财经周刊》的独家专访。

凭直觉千金一掷

风险投资这个圈了,是男人的天下。入行11年,徐新越发自信,放言要创中国第一VC 品牌。

身为今日资本集团的总裁,她掌控着2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这些资金大多来自欧美政府和企业,可老外们却全权交给她打理,这在风险投资界颇为罕见。一问原因:外国投资者相信,这个中国女人有一双慧眼。

和同行相比,徐新常常是“温柔一刀”,笑傲投资场。女人的直觉,就是她与生俱来的杀手铜。“选人是门艺术,这么多创业者,这么多项目,动辄需要几百万上千万的资金,投给谁,除了做调研看数据,还离不开直觉。女性的直觉特准,所以我总能投对人’夕,说完,自己乐了。

回顾起来,她1995年参与了对娃哈哈的投资,当时中国还没人喝瓶装水。直觉告诉她,这个行业肯定有戏,所以她和团队决定投资。4年后,她遇到丁磊,问他网易在行业里怎么样,丁磊脱口而出:第一。其实当时网易排名第三,但就是这股自信,深深吸引了她。加上丁磊对商业的敏感和专注,于是徐新“下注”500万美元。这两家企业的市值先后超过了10亿美元。再后来,就是中华英才网,最初不过五个员工,再加上一份歪歪扭扭的商业计划书,当时毫无业绩可言。看到互联网招聘的巨大前景,徐新破天荒投资了,现在这个公司身价超过12亿人民币,网站的日浏览量达到1500万。“几年以后,中华英才网也将是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她的信心满满的。

她的性格就是直来直去。毕竟激情不等于一切。她向笔者透露了选人的独门秘技:第一,看创业者的头脑,有没有对生意的直觉。比如丁磊,他第一个进入短信业务,第一个开发网络游戏。别人看不到的商机他能看到,别人放弃了他能坚持,别人都跟进他能退出。第二,业绩,徐新一般只投行业前五名,中国竞争这么激烈,能做到前五名,肯定有独到之处。她会问他们:你做过什么重大决策? 你怎么做决定? 第三,带队伍的能力,创业者会不会管人。很多公司规模到了100人,就管理不下去,创业者反倒成了瓶颈。为了考察这一点,徐新喜欢观察他的副手,如果副手能力很强,而且跟随他很多年,说明这个人的领导力不错。第四,激情不能少,具有永不放弃的性格; 第五,创业者的品格应该是公开、透明、诚实可靠,这一点不能忽略,毕竟这么多钱交给他呀,能不考虑吗?

为赚钱而创业易败

“创业非常艰辛,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在美国硅谷,100万个创业想法,只有6个能成功上市。”徐新如是说。根据她的经验,不少人选择创业,可能是一时冲动,可能想赚钱改善生活。但成功的人,往往都非常热爱他的事业,一心想把事业做大。创业之路是五年、十年,漫长而又艰苦,如果没有事业心,创业者很难坚持,也难以感染团队。她一针见血地说:“你想想,如果老板只想着赚点钱,团队也是短期考虑,赚一票就走。他们的行为方式就变了,不会有长期发展的胸怀,可能连游戏规则也不遵守了。所以单纯为赚钱,趁早打消创业念头,还不如去炒房产、卖保险。”

不过,现实却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想创业。有人甚至预测说,中国有1亿人想创业。不过,站在徐新面前的,不外乎3类人。

跨国公司中国区的CEO 、总经理,可能会自立门户出来创业。从简历看,他们都是顶呱呱的,善于建立公司制度和文化,拥有专业精神,而且很会融资。但他们缺点也很明显,过去是海外公司的中国总经理,拿着30万到50万美元的年薪。出来创业,他们依然给自己开高工资,比如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