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国际金融新编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假设2012年1月8日外汇市场汇率行情如下:伦敦市场1英镑=42美元,纽约市场1美元=58加元,多伦多市场100英镑=220加元,如果一个投机者投入100万英镑套汇,那么( )。

A. 有套汇机会,获利98万英镑

B. 有套汇机会,获利98万美元

C. 有套汇机会,获利98万加元

D. 无套汇机会,获利为零

【答案】A

【解析】若投机者投入100万英镑,那么他在伦敦市场可以换取142万美元,然后进入纽约市场,142美元则可兑换142X58=236(万加元),最后进入多伦多市场则可兑换

英镑),因此有套汇机会,获利198-100=98(万英镑).

2. 认为汇率要受两国货币量制约,从而把汇率与货币政策联系起来的学说是( )。

A. 购买力平价说

B. 金融资产说

C. 货币分析说

D. 国际借贷说

【答案】C

【解析】货币分析说是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以发展的。按照货币数量论的剑桥方程式,两国货币供给量可分别表示为:

本国货币供给量:M=kPY

某外国货币供给量:

k 和 分别为本国和某外国货币供应量。按购P 和分别为本国与某外国的物价水平;Y 和分别为本国和某外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式中,分别为本国和某外国货币供应量的系数;M 和

买平方公式,可得:

货币分析说认为汇率要受两国货币供给量的制约,从而把汇率与货币政策联系起来。

3. 美式期权是指期权的执行时间( )

A. 只能在到期日

(万

B. 可以在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时候

C. 可以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时候

D. 不能随意改变

【答案】C

【解析】期权分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权。按照美式期权,买方可以在期权的有效期内任何时间行使权利或者放弃行使权利;按照欧式期权,期权买方只可以在合约S 期时行使权利。

二、简答题

4. 如何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构平衡与失衡?

【答案】(1)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

应从下面三个方面把握国际收支的概念:

①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当人们提及国际收支的时候,总是需要指明是属于哪一段时期的。这一报告期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一个季度或一个月,但通常都是指一年。

②正确理解国际收支中的居民与非居民。

所谓居民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居住期限达到一年以上的经济体,否则,该经济体就被称为该国(或该地区)的非居民。

③国际收支是以交易为基础的,它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发生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

(2)国际收支平衡及其判断

在国际收支理论研究中,所有的交易都可以按照发生的动机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交易。 所谓自主性交易是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钓(比如追逐利润、旅游、扩款赡养亲友等)而从事的交易。而补偿性交易是指为弥补国际收支小平衡而发生的交易,比如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动用官方储备等。

所谓国际收支差额就是自主性交易的差额,当这一差额为零的时候,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否则就是国际收支不平衡。

根据上而的陈述,虽然在理论上只要自主性交易余额为零即可说明国际收支是平衡的,但在现实应用中,需要很多其他的口径来加以判断:

①通过贸易收支差额来判断国际收支平衡与否。

贸易收支差额即商品进出口收支的差额。这是传统上用得比较多的判断方法。对于某些国家来说,贸易收支在全部国际收支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通常通过贸易收支来判断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②通过经常项目收支差额来加以判断。

经常项目包括贸易收支、无形收支(即服务和收入)和经常转移收支。前两项构成经常项目的主体。通过经常项目判断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可以综合的反映一个国家的进出口状况(包括无形

进出口,如劳务、保险、运输等),而被各国广为使用,并被当作是制定国际收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

③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加以判断。

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差额进行判断的主要原因是,根据复式记账法,当经常项目出现赤字时,必然对应着资本和金融账户的相应盈余; 当经常项目出现盈余时,必然对应着资本和金融账户的相应赤字。因此也可以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来判断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

④综合账户差额。

综合账户差额是指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中的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账户所构成的余额。由于综合差额必然导致官方储备的反方向的变动,所以可以用它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造成的压力。也可以通过综合账户差额来判断国际收支平衡与否。

5. 为什么我们要在经济增长条件下来讨论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答案】国际金融是一门从货币金融角度研宂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同时实现的学科。但是内部均衡和外不平衡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达到其中一个目标,可能会以损害另一个目标或妨碍经济增长为代价。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我国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经济发展是我国众多发展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因此,我们的分析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来展开。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当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为实现外部平衡,可以使本币升值,但这会降低本国净出口和经济增长,因此,这一途径就违背了经济持续増长的前提。

三、论述题

6. 贬值导致本国产业结构低端化的理论前提是什么? 这一前提和中国国情是否相容?

【答案】(1)以下分析将从产业结构角度探讨汇率变动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①汇率变动与商品价格变动

汇率变动依靠相对价格效应对经济运行发生影响,如果将商品加以区分,则汇率变动就会对不同的商品价格产生不同的影响,改变商品的需求结构,进而影响产业结构。

②价格变动引发的资源配置和产品结构变动

由于一国经济资源的配置是由不同产品间的相对价格决定的,如果一国国内两类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相差足够大,则本国货币贬值后,本国需求收入弹性较大的部门的生产规模将会相对缩小,需求收入弹性较小的部门的生产规模将会相对扩大。

又因为在商品的技术含量与其需求的收入弹性之间存在相当程度的正相关性。因此,我们可以把需求收入弹性较高的X 产品视为技术含量高的高端产业部门产品,而把需求收入弹性较低的Y 产品视为技术含量低的低端产业部门产品^

③将产业分类与货币贬值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一国净进口高端产品,净出口低端产品的情况下,如果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相差足够大,则本国货币的贬值会使本国高端产业部门的生产规模相对缩小,使低端产业部门的生产规模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