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投射测验

【答案】投射测验是心理学上对人格进行测验的一种特殊技术。向被试提供一些没有组织的刺激情境,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中自由地表现他的反应,由专家分析其反应的结果,便可推断被试的人格特征。各种刺激情境的作用就像银幕一样,被试把他的人格特点投射到这张银幕上。投射测验的主要用途是测量一个人内在的、比较隐匿的问题。

2. 测量误差

【答案】测量误差是指实测值与真值之差。实测值是实际测量某种事物或现象时所获得的测定值,也称实测分数X 。真值是被测量的事物或现象的真实规模的取值,也称真分数T 。两者之差即称为测量误差或误差分数E 。测量误差可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前者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使多种测量结果不一致,它对测量的信度、效度都有影响;后者又称恒定误差,由稳定因素引起的方向和大小有规律可循的误差,只影响测量的效度,不影响信度。

二、简答题

3. 请根据表10.3中专家评定结果的平均数对表中14道题目的内容效度进行评定,并决定题目取舍。

表 9位专家对14道题目的等级评定结果

【答案】从表的结果中,可以直接分析每一道题目的内容效度并进而决定题目的取舍:

(1)若以中数为基础进行分析,表中第2、7、14题均是针对目标内容1而编制的,经专家评定,这三题所测内容均和其目标内容之间具有完美的匹配(等级评定中数均为5); 同理,第4、12、5、11题的内容效度亦得到很高的评价。因此,这七道题目无疑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再看,第1、3、6、9题所测内容与其目标内容之间的匹配程度分别被评定为较好(中数为3)或

,说明这四题也还是可取的,只需根据专家意见略作修改即可,最后,第8、13、很好(中数为4)

10题的内容效度一般(中数为2)或较差(中数为1),说明这三题没有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其欲测的目标内容,内容效度很低或根本不具备内容效度,一般需作较大的修改或删除。

(2)若以均值为基础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与上述以中数为基础进行分析的结果是十分类同的。

(3)为了增加参加评定的专家们之间的一致性,也可根据每位专家在所有题目上所评等级与中数间的差异量来决定专家的取舍。如表所示,第二位专家在所有题目上所评等级与各中数间的差异之和为24, 说明该专家的评定结果与其他8位专家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可以不考虑这位专家的意见,只保留8位专家的评定结果,在此基础上得到均值和中数等统计数据并进一步决定题目的取舍。

4. 根据CTT 的数学模型及其假设,推导关系式

【答案】(1)CTT 模型及其假设

经典测验理论(CTT )假定,观察分数(记为X )与真分数(T )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并只相差一个随机误差(记之为E )。即:X=T+E, 这就是CTT 的数学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可以引伸出3个相关联的假设公理:

①若一个人的某种心理特质可以用平行的测验反复测量足够多次,则其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于真分数。即:E (X )=T, 或E (E )=0。

②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零。即:

关为零。即:

(2)推导过程

关系式为

:根据CTT 的数学模型及其假设,推导关系式的过程如下

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间的相关为0;

③各平行测验上的误差分数之间相

即:

5. 目标参照测验的题目区分度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确定?

【答案】测验项目的区分度一般采取两类指标:难度差值和相关系数。

(1)难度差值

①掌握组——未掌握组鉴别指数(D )

a. 分别计算掌握者和未掌握者两组在某项目上的平均通过率,

记为

指数为: 则该项目的鉴别

b. 鉴别指数D 的大小,可以直观反映出该项目在多大程度上对掌握者和未掌握者作出了区分。D 值从-1.00到+1.00之间变化,越接近于+1.00, 题目区分度越高。 ②个人获得指数

a. 采取前测一后测方法,可获得在前测中错误回答某项目而在后测中能够正确回答的被试人数比例,此即该项目的个人获得指数,其值在0至+1.00之间变化,其大小直接反映了经过教学活动之后受益的被试比例。

b. 由于只考虑到前测中失败而在后测中通过的被试,却没有考虑到在前测中通过而在后测中反而失败的被试,因而其值不会出现负值,这使它所能反映的问题少于一般的区分度指标,因此其应用也受到限制。

(2)相关系数

以相关系数为指标的区分度在-1.00至+1.00之间变化,当其值为负时,应检查题目的问题所在,予以修改或删除;当其值为正时,越接近于1,题目越有效;当其值为0时,题目不具区分力,一般不予保留,但在纯粹目标参照测验中应视该题所测内容在内容范围中的重要性而决定其取舍。

6. 在编制人格测验时,如何控制被试的掩饰倾向?

【答案】在编制人格测验时,要控制被试的掩饰倾向,可用迂回提问、投射式提问、假定性提问、委婉性提问以及迫选性提问等技术。

(1)迂回提问

迂回提问指不直接提出要测的问题,而是以间接的问题,迂回获得所要测的内容,以使受试者不了解测试的意图,从而增强测验的效度。

(2)投射式提问

投射式提问指不直接问被试自己的看法,而是让被试对“周围其他人”的想法作出评定。被试者常常会把自己的看法投射到“周围其他人”身上,作出真实反应。

(3)假定性提问

假定性提问指假定回答者犯有某种不规范的行为,并使他不得不在确实犯有该行为时得以承认。

(4)委婉性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