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如果一个测验在测验使用者、 测验人员尤其是受试者看来是有效的,那么,此测验具有( )。

A. 表面效度

B. 内容效度

C. 构想效度

D. 效标关联效度

【答案】A

【解析】表面效度是指“外行人”从表面上看测验是否有效,它不是效度的客观指标

2. 在计算重测信度时,两次施测的间隔时间不宜太短,是为了避免( )。

A. 被试学习经验的积累

B. 被试身心状况的发展变化

C. 被试出现遗忘

D. 练习效应

【答案】D

【解析】重测信度估计两次测试的时间间隔要恰当,间隔时间太长,被试品质发生了变化,会造成低估测验信度,间隔时间太短,练习和记忆会造成高估测验信度。

3. 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 ),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度高。

A. 中等

B. —般

C. 局

D. 低

【答案】C

【解析】难度和区分度都是相对的,是针对一定团体而言的,绝对的难度和区分度是不存在的。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较易的项目对水平低的被试区分度高,中

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

4. 同质性信度( )。

A. 是检验测验内部所有题目的一致性

B. 是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量的一致性程度

C. 是检验两个测验在内容上的等质性

D. 主要指测验题目的内容和形式,而不论其正、负相关性

【答案】A

【解析】同质性主要代表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当各个测题的得分有较高的正相关时,不论题目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则测验为同质的。相反,即使所有题目看起来好像测量同一特质,但相关很低或为负相关时,则测验为异质的。B 项是重测信度,C 项是复本信度。

5. 人格测验16PF 常模表中的导出分数是( )。

A. 标准九

B. 标准十

C. 标准二十

D.T 分数

【答案】B

【解析】导出分数是在原始分数转换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统计处理后获得的具有一定参考点和单位,并可以相互比较的分数。《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简称16PF )的常模采用标准10分制。

6. 最早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是( )。

A. 比奈

B. 西蒙

C. 韦克斯勒

D. 卡特尔

【答案】C

【解析】韦克斯勒除了编制这一系列著名的智力测验之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离差智商”。

7. 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叫做( )。

A. 团体

B. 常模团体

C. 样本

D. 受测人群

【答案】B

【解析】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它用一个标准的、规范的分数表示出来,以提供比较的基础。换句话说就是在参照常模解释分数的时候,被作为参照的群体,将应试者的分数和该参照团体的分数进行比较,并以该分数在这个团体中的相对位置高低或者等级来描述被试者的素质或者特点。

8.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用来测评学生学习效果的单元小测验属于( )。

A. 标准化测验

B. 常模参照测验

C. 非标准化测验

D. 自适应测验

【答案】C

【解析】教师自编的测验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设计和编制的用于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状况的测验,属于非标准化测验。A 项,标准化测试是采用系统的科学程序编制与实施,具有统一标准,并对误差做严格控制的测验,需具备常模、有代表性的相同的一组测验、测验实施的详细规定、评分方法的详细规定。B 项,常模参照测验是一种以经典测验理论为基础的测量,目的在于把被试同常模比较,从而判断被试在所属团体中的相对位置。D 项,自适应测验是以项目反应理论建立题库,并由计算机根据被试能力水平自动选择测题,最终对被试能力作出估计的一种新型测验。

9. 主题统觉测验属于( )。

A. 成就测验

B. 自陈测验

C. 情景测验

D. 投射测验

【答案】D

【解析】心理测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按照测验的功能可以分为成就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特殊能力测验;按照测验方法可以分为自陈测验(问卷法)、投射测验和情景测验(作业法)。主题统觉测验是投射测验中的一种。

10.用离差智商取代比率智商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比率智商只能进行个体内比较

B. 离差智商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C. 智力年龄会随生理年龄的増长不断发展

D. 比率智商不能满足对年龄单元等值性的要求

【答案】D

【解析】1949年韦克斯勒在他编制的儿童智力量表中首次采用了离差智商取代比率智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