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816自动控制理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分析计算题
1. 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图
【答案】
2.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相角裕度
,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使校正后
【答案】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为
取
此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求校正前系统的剪切频率和相角裕度,由方程
用试凑法求解得
此时相角裕度为
若采用超前校正,则需要超前校正装置产生的超前角至少为
,同时考虑超前校正装置的
加入使得剪切频率增大,因此超前校正装置不容易满足,采用滞后校正装置。设滞后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选择新的剪切频率
使得
第 2 页,共 48 页
为使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为,考虑到滞后效应,应增加,
求解得到未校正时,
计算滞后校正装置的参数。
可得
,得
,那么滞后校正装置的传递
为尽量减小滞后环节对系统的影响,取函数为
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检验,画出校正后系统的Bode 图,可以看出剪切频率
,相角裕度
可知满足题中性能指标要求。
3.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画数为
(1)作出对数渐近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用对数频率稳定判据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2)若要求保持稳定裕度及截止频率不变,但将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减为原来的一半,试说明应如何选择串联校正网络的参数
(只要求说明选择的原则,不要求详细计算。)
【答案】⑴
转折频率为
系统的对数渐近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第 3 页,共 48 页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图
用对数的奈奎斯特判据易知该系统稳定。
(2)
串入校正环节后要使系统对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减为原来的一半,
则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应该为原来的两倍,故
增益加入后整个系统的开环增益增大,原系统的剪切频率将增
大
,为了使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不变
,校正环节在中频段应该能提供负的幅值(对数坐标下),校正环节在原系统的剪切频率处的幅值应为1
,幅角为
0,
可采用串联滞后环节。
4. 试用部分分式法、幂级数法和反演积分法
,求下列函数的
z 反变换
:
【答案】
①幂级数法:用长除法可得
②部分分式法:
③反演积分法:
第 4 页,共 48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