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心理测验所测验的是( )。

A. 智力本身

B. 人格本身

C. 情绪与情感

D. 心理现象的外显行为

【答案】D

【解析】心理测验是通过对人外显的行为的测量,对人的心理特质做出评估,因此,D 项是正确的。其余三项只是心理测验内容的三个方面。

2. 在选择好的效标必备的条件中,不包括( )。

A. 效标必须能最有效地反映测验的目标

B. 效标测量的方法尽可能复杂详尽

C. 效标能够被客观地测量,可用数据或等级表示

D. 效标必须有较高信度

【答案】B

【解析】一个好的效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效标必须能最有效地反映测验的目标,即效标测量本身必须有效;②效标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稳定可靠,不随时间等因素而变化;③效标可以客观地加以测量,可用数据或等级来表示;④效标测量的方法简单,省时省力,经济实用。

3. 测验项目难度( )。

A. 应大于概率水平

B. 应接近概率水平,在0.50±0.20之间

C. 应小于概率水平

D. 以上均不对

【答案】B

【解析】过难或过易的测验,会使测验分数相对地集中在低分端或高分端,从而使得分数的全距缩小。根据信度公式可知,分数分布范围较广,测验信度较高,反之则估度值较低。可见,项目的难度以集中在0.50左右最佳,以集中两极端最差。

4. 对心理评定量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评定量表是评定个人行为的常用工具,是心理卫生评估的重要手段

B. 心理评定量表广泛应用于门诊心理咨询和治疗. 心身疾病调查以及科研等领域

C. 评定量表依据的是评定者的主观判断,因此其信度和效度均较高

D. 在评定量表中,最常见的是使用5等级评分方法

【答案】C

【解析】评定量表依据的是评定者的主观判断,因此信度和效度都不高。

5. ( )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A. 团体

B. 常模团体

C. 受测人群

D. 样本

【答案】B

【解析】常模团体是由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人所组成的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6. 下列选项中,可以不写进测验使用手册的是( )。

A. 测验题目

B. 信度证据

C. 效度证据

D. 测试对象

【答案】A

【解析】一般测验指导手册包含对以下问题的说明:本测验的目的和功用,编制测验的理论背景以及选择题目的依据,测验的实施方法时限及注意事项,测验的标准答案及评分方法,常模资料及信效度资料。

7. 常模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 ) 。

A. 真分数

B. 导出分数

C. 参照点

D. 百分等级

【答案】B

【解析】导出分数即是从原始分数转换而来的,具有一定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上的数值,就是与原始分数等值的量表分数。导出分数的目的有二:一是指出个体在标准化样组中的位置,就可以参照他人,对这个个体进行评价;二是提供了一个可比较的量度,从而使对个体在不同测验中的作业情况的比较成为可能。

8. 分数合成的方法之一是临床诊断——直觉合成法,其特点是( ) 。

A. 根据直觉的经验,客观地将各种因素加权

B. 难以充分考虑各测验所测特质间的交互影响

C. 有灵活的针对性,能就特定的个体作具体的结论

D. 有精确的数量指标

【答案】C

【解析】临床诊断直觉合成法是指根据直觉的经验,主观地将各种因素加权,而获得结论或预测。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从整体上考察问题,充分考虑各测验所测特质间的交互影响;有灵活的针对性,能就特定的个人作具体的结论。但主观加权易受决策者的偏见影响,不够客观,没有精确的数量指标。

9. 同质性信度主要代表测验内部( )间的一致性。

A. 两半测验

B. 所有题目

C. 题目与分测验

D. 分测验

【答案】B

【解析】内部一致性信度包括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指的是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同质性信度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

10.用来考察学生是否达到某种要求的能力水平的一种测试是( )

A. 检查测验

B. 预测性测验

C. 诊断性测验

D. 水平测验

【答案】D

【解析】从测验的功能上可将测验分为检查测验、水平测验、预测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准备性测验。检查测验主要用来考察被试对某种知识、技能总的掌握情况,而是被试所具有的长处和不足;水平测验是一种标准参照测验,是用来考察学生是否达到某种要求的能力水平的一种测试,它不是用来确定被试在人群中的位置,而是用来对被试达标情况进行判断。预测性测验通常用来预测被试未来的学习成就;诊断性测验能鉴别被试在学习功课方面的困难。

二、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