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关键词: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系统;要素;作用;策略

  摘要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和人民都期盼优质的教育。有优秀的教师才有优质的教育。优秀的教师队伍是靠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来支撑的。本文在梳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已有创新实践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建立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为个案,通过访谈研究、案例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等方法,分析其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状况,从中归纳相应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及其操作策略。最后,提出《人大附中教师专业发展导引》的整体构思。

已有相关研究文献的述评是本研究的立论基础和出发点。本文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线索,从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界定、内在要素结构、发展阶段以及发展范式等角度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成果,并在对已有研究评析的基础上进行制度构建。

本文将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作为本研究的框架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四层次理论”,该理论将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系统由外而内架构为:(1)社会意识与信念环境系统,系统要素为社会对优秀教师的渴求及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2)学校组织环境系统,系统要素为校长引领、支持制度及学校文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全员参与;(3)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环境系统,该系统介于教师个体系统与学校组织系统之间,系统要素为专业合作及重要他人;(4)教师个体环境系统,系统要素为需求推动、反思及幸福感。本文分析上述每一系统诸要素在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本文以人大附中为个案,进行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实证研究。通过基于上述“四层次理论”及实践研究自编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人大附中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组织系统、专业发展共同体系统及教师个体系统这三个系统要素之间的发展状况及其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相关性,以及不同属性的被试表现出的差异性等,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本文以人大附中为个案,进行了系列访谈研究。访谈研究依据上述“四层次理论”假设,采用自编的半结构访谈提纲,对人大附中有关教师进行访谈,重点了解访谈对象对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诸系统及其要素的看法,了解访谈对象体验到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特点。

本文以人大附中为个案,进行案例研究。以“四层次理论”为基础,选取典型案例,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历程与所处的情境脉络”中,以多案例研究的方式,考察教师专业发展诸系统及其要素之间的关系,梳理其中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操作策略,揭示其中蕴含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最后,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构建,提出《人大附中教师专业发展导引(讨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