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基本理论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复议的移送管辖
【答案】行政复议的移送管辖,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对已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经审查发现对该案件无管辖权时,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复议机关管辖。
2. 行政法规
【答案】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法规具有以下特征:
①从主体上看:行政法规的制定权专属于国务院,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权制定行政法规;
②从依据上看:行政法规是依据宪法与法律而制定的,因此它具有从属国家法律性,其内容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
③从性质上看:行政法规属于法律规范的一种形式,属于“法”的范畴。
④从内容上看:除专属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内容外,它可以规范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个领域的国家和社会管理事务。
3. 间接行政补偿
【答案】间接行政补偿指行政主体通过授予某种特殊权利或利益,间接填补受害人所受损害的一种行政赔偿,其特点是补偿义务机关不是通过积极主动的给付行为直接补偿受害人所受之损害,而是通过在其他方面给子受害人好处的方法间接补偿受害人所受的损害,并且受害人必须作出享受补偿义务机关所给予之特殊利益的行为才能实现补偿效果。
4. 政策性行政补偿
【答案】政策性行政补偿指国家对因其实行公用征收、征用或其他政策所造成的特定损失而给予行政相对人的补偿。政策性补偿是执行国家事先己决定给予补偿的国家政策的必然结果,补偿对象一般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5. 举证责任
【答案】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是指由法律预先规定,在行政案件的真实情况难以确定的情况下,由一方当事人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其提供小出证明相应事实情况的证据则承担败诉风险及不利后果的制度。在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主要由被诉的行政主体一方承担。行政诉讼在举证责任范围上具有以下特点:
①行政诉讼中,被告举证责任的范围包括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②被告对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并不意味着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一切事实都负举证责任,而只是在确定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时,必须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③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原告对其所主张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不负举证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原告不负任何举证责任;
④第三人的举证范围,理论观点与实务做法通常是根据第三人的诉讼法律地位确定不同的举证责任。
6. 特别权力关系领域
【答案】特别权利关系领域是指行政主体基于特别的法律原因,为实现特殊的行政目标,在一定范围内对行政相对人具有概括的命令强制权力,而行政相对人却负有服从义务的行政法律关系范围。在特别权利关系领域内,具有三个特点:
①相对人义务的不确定性;
②权利主体可以以内部规则的形式限制相对人的自由权利,并享有对相对人的惩戒权;
③相对人缺乏法律救济途径。
7. 行政申诉与行政诉讼
【答案】①行政申诉与行政诉讼的含义: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理和判决的诉讼制度。
《行政诉讼法》确定的行政申诉是: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可以随时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②行政申诉与行政诉讼的联系:
行政申诉是行政诉讼的发展,两者都是行政救济的方式,只是适用对象不同,一个是初次裁决,一个针对己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
8. 行政公平原则
【答案】行政公平原则是指全体人民在自己的国家内应当平等地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同等的机会,行政主体应当平等地对待任何人,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凭某种关系或自己的好恶赋予某些人以特别的权利,加以某些人以特别的义务。行政公平是民主国家的要求,其基本要求是平等地对待相对人,不歧视。
二、简答题
9. 简述行政合同缔结的一般程序。
【答案】行政合同缔结的一般程序包括:
(1)告知
告知是要求行政机关将要以行政合同形式处理的行政事务通过法定形式告知符合签订行政合
同的条件的行政相对人,如果没有特定行政合同相对人,行政机关应当以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开告知。涉及两个问题:
①告知的对象如果是特定的行政相对人,行政机关应当以书面形式送达该行政相对人住所地; 如果是不特定的行政相对人,行政机关应当选择在当地发行量较大的、社会公众能够比较便利查阅到的报纸上进行公告。
②行政机关告知订立行政合同的行政事务,应当给行政相对人留有合理的准备时间。
(2)协商
协商是行政机关与符合行政相对人条件的组织或者个人就行政合同的内容进行商议的程序。协商程序的主要内容是:
①确定符合订立行政合同条件的行政相对人。行政机关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确定行政合同的行政相对人。这是协商程序的前置程序。
②如果符合条件的行政合同相对人为一人以上的多数的,可以通过招标、拍卖方式确定行政合同的行政相对人。
③如果行政合同的内容涉及第三人利益的,应当取得第三人的书面意见,作为行政合同内容的一部分。
④协商过程应当以书面形式形成笔录,由双方代表签字存档,作为今后行政合同在执行时解释条款的依据之
(3)听证
听证是在行政合同订立过程中,行政机关应当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应当听取意见的人员主要包括:
①符合行政合同行政相对人的条件,但没有被确定为行政合同相对人的组织或者个人,行政机关应听取其异议,并作出必要的理由说明;
②行政合同内容涉及的第三人。
(4)签订
行政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合同即时履行的除外。
10.简述行政机关的主要管理手段。
【答案】行政机关管理手段是行政机关职权行使的表现形式。行政机关运用的主要行政管理手段有:
(1)制定规范和发布命令、禁令;
(2)编制和执行计划、规划;
(3)实施行政许可;
(4)征收税费和给予财政资助;
(5)调查统计和发布信息情报;
(6)处理和裁决争议、纠纷;
(7)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