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81行政管理综合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年资晋升制

【答案】年资晋升制是指以公务员的工作年限和资历作为晋升主要依据的晋升制度。年资晋升的前提是业务能力和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与工作年限的增长成正比,工龄越长贡献越大。种制度的优点是可以保持公务员队伍的稳定,维持集体内部的平衡关系。其缺点在于导致人才流动受阻,行政机关缺乏活力。某些人即使很有才华,但却因为资历不够,很难得到重用,从而影响了个人积极性的发挥。

2. 社会服务能力

【答案】社会服务能力是指政府有效地向公众全面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即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在民主宪政国家的法理或法律上,政府是典型的“它建立”而不是“自建立”。因此,为授权主体即全体国民服务乃是政府天经地义的职守。我国政府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前提是首先要在观念形态上确立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

3. 民主行动理论

【答案】民主行政理论是指以强调民主价值观和政治伦理规范是一切行政价值的基础为核心的理论。该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新公共行政运动的理论在80年代的发展。民主行政理论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民主行政的理论观点概括起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代表和最大限度地表达公共利益;

②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国民实质性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③确保行政“主权的委托者”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实现行政的为国民服务的最高宗旨;

④反对“价值中立”,主张通过积极的公共政策充分而有效地反映和体现社会各阶层的意愿、需求、利益。

4. 巨物

【答案】巨物是指不断膨胀的公共行政机构,其是对科层制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权力扩张和公共预算最大化倾向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恶果的形象化描述。传统官僚主义体制对专门技术的崇拜和依靠条块分割的专业化单位来解决问题的模式,导致了政府的无休止扩大。部门与部门重叠,机构与机构交叉,最后形成官僚主义的大迷宫。官僚制度功能失调和政府公共开支的几乎无限制地增长是这种恶果的具体表现。

5. 生理分析方法

【答案】生理分析方法是指对研究政府成员的生理需要和生理状况与物质欲望满足和物质工作条件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方法。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二者之间的合理的对应关系。由于衣、食、住、行等生理需要是人类的基本的需求,且直接关系人类的精神状态,因此,有必要关心政府成员的生理需求与工作状态之间的关系。

6. 个人效率

【答案】个人效率指特定行政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体现的时效、办事速度等,其影响因素包括工作热情、办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

7. 质量

【答案】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最初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在行政管理研究中,质量是指公共部门的行政管理活动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为使公民满意而提供的最低服务水平,二是政府保持这一预定服务水平的连贯性程度。质量是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随着行政实践的不断发展,质量逐渐取代效率成为政府绩效的首要判断标准。

8. 公共理性

【答案】公共理性是指社会公众对待公共事件的自发的集体理性态度,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达成的最基本的共识和共有的价值系统。公共理性的内涵是由一组关于正义的政治概念所赋予的,而不是通过某种单一政治概念获得。公共理性的核心在于公共性,本质在于公共的善,目的在于寻求公共利益。公共理性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①公共理性是理性能力和道德能力的有机统一;

②公共理性主要关注公共利益的生成和分配;

③公共理性主张通过公平协商解决行为主体间的冲突和分歧。面对公共危机,公共理性的表现往往成为一个社会在开放和秩序两极间的张力能否自发获得平衡的源泉和标准。

9. 人格性权力

【答案】人格性权力是指以充任行政主体资格个人的才能、品德、智慧为基础构成一种使得客体服从的权力。人格性的行政权力集中体现为个人魅力,即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关键取决于具有充任行政主体资格的个人。榜样的力量可以看作是这种权力。人们的服从来自于对于作为行政主体的人的尊敬与爱戴。

10.公共行政

【答案】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公共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不包括立法和司法机构。公共行政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政府必须以它的法定身份和地位、法定权力和程序进行活动。必须依法行政,有效行政。

这个定义包括“谁在管理”、“如何管理”、“管理什么”三个方面:

(1)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由于各国国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各不相同,行政管理的主体也不同,用这种较为抽象的概念可以更多地概括它们的本质和共同点。

(2)行政管理的主体并不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而是与立法、司法部门相对而言的行政执行部门或最高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它对执行宪法和各种法律负有责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管理是各国行政组织的一种普遍特点,即使是议行合一的行政体制也有这种特点。

(3)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突出了“公共”的特性,涉及到公共权力的运用、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等问题。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国家中,强调公共行政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它本身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民主政体思想的一种反映。它一方面与封建君主制国家的行政管理相区别,另一方面与私人行政相区别。

二、简述题

11.论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

【答案】(1)效率是衡量整个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标准。

行政效率本身不是行政管理活动的环节和手段,但它是衡量行政管理活动客观效果的重要标准,效率高低是行政管理中各种要素组合是否科学的综合反映。通过行政效率可以检验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即国家行政机关和公务员队伍是否人员适量、素质优良、分工合理、关系协调; 可以检验行政体制,即行政组织的设置、结构、权责划分与运行是否科学、完善; 也可以检验行政管理活动的程序,即决策、咨询、执行、信息处理、监督等各个环节是否健全,功能是否正常实现; 还可以检验行政管理的技术和方法是否科学先进和是否得到合理运用。

(2)行政效率高有助于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关系。

行政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和公务人员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政府形象无疑会提高政府公共部门的权威,减少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阻力,降低公共政策的执行成本,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反过来会进一步提高政府形象,最终形成政府与公民、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胜互动关系。

(3)行政效率高低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鉴于政府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行政效率的高低确实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4)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题。行政学的目标在于尽可能高的效率。

12.简述行政授权需要的条件。

【答案】行政授权必须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授权的条件可以理解为如下几个方面:

(1)行政授权需要良好的组织和人事基础。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

①行政管理的目标己经确立,方向正确,任务明确。行政工作的预期成果标准己经普遍制定,并且这些标准都是公平合理、切实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