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82教育经济与管理综合之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机关环境
【答案】机关环境是指对机关的自然因素和四周的影响因素的统称。机关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人的五官所感知的光线、颜色、温度、空气和声音等自然环境因素,机关四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办公室的设计和布置与机关内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的配合等空间环境因素。
2. 帕金森定律
【答案】帕金森定律是帕金森在对组织机构的无效活动进行调查和分析中提出的关于组织机构臃肿低效的形成原因的定律。该定律是由英国学者诺斯科特·帕金森于1957年在《帕金森定律——组织病态之研究》一书中提出。
帕金森在组织机构活动中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组织机构所完成的工作与工作人员的多少无关,管理层次的增加也与工作本身无关。他认为,造成这种事实的原因,是由一个规律性的动机所导致的,亦即“工作的增加只是为了填满完成这一工作时可资利用的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的主要内容包括十条定律:①冗员增加原理; ②中间派决定; ③“鸡毛蒜皮定律”; ④无效率系数; ⑤人事遴选庸才; ⑥办公场所的豪华程度与机关的事业和效率成反比; ⑦“鸡尾酒会公式”; ⑧嫉妒症; ⑨财不露白:⑩退休混乱。
3. 个人效率
【答案】个人效率指特定行政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体现的时效、办事速度等,其影响因素包括工作热情、办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
4. 公民宪章
【答案】公民宪章是指90年代初英国的公共组织和公共机构在梅杰政府时期制定、公布并实行一系列关于公共服务标准和公众享有的权利的文件。公民宪章的原则包括:制定绩效标准,以此为依据对实际业绩进行评估; 提供清晰明了的服务信息,包括实际绩效日标; 对接受服务的用户进行咨询:礼貌待客,乐于助人; 随时准备改正错误,包括做出经济补偿; 保证物有所值。《公民宪章》是英国完善公共服务运动的标志性的规范文件。以此为开端,英国兴起了公民宪章运动。截至1998年,英国的公共组织针对重要的公共服务部门和民营公共服务制定了42项公民宪章。以此为基础,英国政府的公共服务政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5. 华盛顿共识
【答案】“华盛顿共识”是指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1989年在《华盛顿共识》一文中提出的一系列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华盛顿共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推进其自由化、私有化和市场化。“华盛顿共识”的政策主张包括十项内容:财政纪律、公共支出优先性的转变、税收改革、金融自由化、汇率、贸易自由化、外国直接投资、私有化、放松管制和产权。“华盛顿共识”全面和透彻地表现了新自由主义的价值基点和理论逻辑,实际上提出了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模式,因此,其被作为新自由主义擅变为美国的主流经济学、主导价值观和国家意识形态的标志。
6. 具体行为
【答案】具体行为是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针对特定的人或事所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其行为的内容和结果将直接影响某一个人或组织的权益,具体行政行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行为对象的特定性和具体化,属于某个个人或组织,或者某一具体社会事项。具体行政行为一般包括行政许可与确认行为、行政奖励与行政给付行为、行政征收行为、行政处罚行为、行政强制行为、行政监督行为、行政裁决行为等。
7. 政治责任
【答案】政治责任是指政府及其官员因其享有和行使国家行政权而承担的政治义务,包括维护社会制度,维护宪法精神和原则,维护国家法律制度,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民生命和财产不受侵犯,维护社会稳定、秩序和发展等方面的责任。政治责任与普选制相联系,一般表现为经直接或间接公民选举而就任的政府首脑及其所属政务官员对选民或对议会所负的责任。当政治责任承担者不能履行或背弃其责任时,就将受到授权者的追究。
8. 正直
【答案】正直是指不畏强势,维护正义不偏私,敢说敢为,坚持信念,勇于承认错误的品格。正直是人类有关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为官者有关政治品格和政治道德的基本问题之一。正直意味着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其核心在于自觉自愿地服从。正直的领导者至少具有几个方面的行为特征:天下为公; 正心诚意; 公道正派; 清正廉洁。8. 意志
答:意志是指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的心理现象。其过程包括决定阶段和执行阶段。决定阶段指选择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动机作为行动的目的,并确定达到该目的的方法。执行阶段即克服困难,坚定地把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意志的调节作用包括发动与预定目的相符的行动以及抑制与预定目的矛盾的愿望和行动两方面。意志使认识活动更加广泛、深入,并能调节人的情绪、情感; 意志对人的自我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9. "4R ”危机管理理论
【答案】"4R ”危机管理理论是指一种认为危机管理包含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
管理的理论。"4R" 危机管理理论是由美国危机管理专家罗伯特·希斯提出的。希斯认为,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做到四个方面,即转移或缩减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提高危机初始管理的地位; 改进对危机冲击的反应管理; 完善修复管理以能迅速有效地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害。这四个方面同时也是衡量政府应对能力的主要标准,政府体现在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可以简单可以概括为缩减力(reduction )、预备力(readiness )、反应力(response )和恢复力(recovery ),即"4R"
10.非人格化
【答案】非人格化是指组织的运行与管理以制度和规则为基础,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的状态。具体到行政组织中表现为,管理者不得滥用其职权,个人的情绪不得影响组织的理性决策; 公事与私事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组织成员都按严格的法令和规章对待工作和业务交往,确保行政目标的实施。行政权力非人格化的根本在于制度化。非人格化要求行政权力的分配必须认真处理好权力、机构、职位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合理界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制度化机制。
二、简述题
11.简述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
【答案】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就是使行政责任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换言之,构成要件是实现和形成特定事物性质和特征的某些关键性因素。从行政责任制度的角度说,实现和形成行政责任的性质和特征的关键性因素主要有:
(1)须是国家行政机关或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行政责任由代表国家的具有法人地位的政府机关或政府官员的行政行为所产生。行政行为是政府机关和政府官员执行国家权力主体(机关)和行政上级所委任的行政管理事务的行为。因此,行政行为的政治和法律责任主体是国家,并因此产生出行政责任的属性:
①没有行政行为不产生行政责任;
②行政机关和行政公务人员执行公务的行为都是行政行为,一切行政行为都发生行政责任问题;
③国家行政行为产生行政责任,非行政行为不产生行政责任;
④非行政机关或行政官员因授权从事国家行政行为也产生行政责任。
(2)须有国家宪法和与宪法相一致的法律、法规的确认。行政责任必须经由国家的法的确认才能产生。没有法的确认,即使发生损害性行政行为及其后果,也不能产生行政责任。这在实践中表现为无法追究行政责任:
①行政责任由宪法、有关法律和法规的精神、原则和条款所同意、确认和规定;
②没有法的规定不产生行政责任;
③由法律规定不承担事实后果的行政行为不产生行政责任。
(3)须有特定的行为后果(事实)。只有当行政机关或行政官员的行政行为造成特定的损害性后果时,才产生实际承担行政责任的问题。没有损害性行为后果,行政责任就仅仅是“法理上”